佛法的核心是般若,修学般若一法,通达
2024/8/28 来源:不详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m.39.net/pf/a_5972922.html
佛教修行有所谓的渐修和顿悟,大乘佛法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中的前五度属渐修范畴,机缘成熟悟入自性即是般若,顿悟了自性也还需要渐修,六祖慧能于黄梅五祖接法后,隐于猎人队伍中十五载,才出来开东山法门,这就是悟后起修。没有渐修何来顿悟,当然象六祖这种大菩萨再来的当属例外,六祖顿悟后也是隐于猎人队伍中渐修十余载,可见,其实也没有渐修和顿悟之分。
“六波罗蜜,应具足修,执一非余,是为魔业。”,本句经文出自《华严经》,那为什么又说修学“般若”一法,通达一切法呢?这是因为般若一法统摄了前五度。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胜天王对佛提了一个问题,“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佛告胜天王言:“大王,‘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者,所谓般若·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法,就等于修学一切佛法,如此殊胜的法门,修行人怎能错过呢。
具体说来,般若波罗蜜多又是如何统摄五度的呢?我们以其中六度中的布施来说,在未明了自性前,大多数人想的是今天我布施了,做了多少功德,这就是执着,执着于有多少功德,这就落在有为法里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正确的布施方法是布施的对象,布施的人,布施的物三轮体空,这就是无相布施。自性以无相为实相,以般若智慧去布施这才与道相合,举一翻三,其它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同样的道理,不住于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是菩提心,是般若智慧,是真如自性。此般若一法,不取一法,不舍一法,故通一切法。
再看《心经》,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观自在就是内观本具的真如自性,行深般若蜜多时就是禅宗的悟后起修,就是保任,至照见五蕴皆空。直至后面无智亦无得,一切都归于空性,也无一个佛道可得,连不可得也不可得,因为如来常恒,它是一切现成。然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就是说,修习般若一法,胜过其它任何持咒法门,但此般若波罗蜜多是无形无相无声的。最后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最后这个咒相当于念佛法门以一念代万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入实相念佛,最后这个咒是为了获得清净心,也就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而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真如自性。
修习般若一法,前提是先要找到般若,也就是顿悟,要能体悟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不论哪宗哪派,最后统统要回归到自性。通过多看大乘经典比如《金刚经》《六祖坛经》和听经闻法,总能悟入,本人平常也经常看比如慧律法师、传喜法师、海涛法师还有虚云老和尚等高僧大德的开示。
华严经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皆属魔业。很多普通信众放生、布施、供养、求佛拜佛修的都是人天善法,十善业道是生灭法,方法不正确反而会导致我执越来越重,以至于使很多不了解佛法的人误以为这就是佛教,正确的方法应该运用般若智慧去做布施供养。
再举例说具体一点的东西,网上众多有关佛学方面的文章,有些根本不了解佛教的人写些文章出来,然后信佛的不信佛的都凑上去了,那个简直比赶集还热闹,写文章的自己造业不知道,你还跟着去造业。再有部分小乘修行者观点有不合大乘佛法的,也要去凑个热闹,你修你的,关你什么事呢?如此着相,又如何能得见如来呢?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佛又告诉我们:赞叹大乘,不毁小乘。修行是修自己,管好自己最重要。
若真是个修行人,须做到“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出自《华严经》,这才是保持如如不动的真如自性,否则成了魔的眷属自己都不知道,哪里都想去凑下热闹。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在没体悟自性之前,还是应该多读读《金刚经》。
如此看来,修行也是很简单的事。一切总在心源,先须放下一切杂念,息念忘虑,放下是非善恶对错两边之分别,总之就是无相无为,体悟自性。体悟后,观自在,回归自性,保任,行住坐卧运用般若智慧,如如不动,如此就是正确用功。
若是修念佛法门之人,修般若一法,他就不会执着于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倘若念佛求生西方,定能得上品位,而修五戒十善念佛求生西方只能得中品位。以禅来说,修学般若就是般若禅,以咒来说,修学般若就是持无等等咒,此咒无声无形无相。般若就是自性,前提是先得体悟自性。
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读者切勿执着于内容和文字,谢谢您的阅读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