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智慧不讲禅定,但却可以指导禅定

2023/6/23 来源:不详

当前,气功界把中国的传统气功分列为六大家,即佛、道、儒、医、武术、民间。然而,在佛教内部,本身是不承认气功的。但在客观上看,佛教内部所讲究的禅定,无疑与气功有相当大的共同点。

佛门参禅打坐时所讲的净身、净口、净意,也正相当于气功界人士所共行的调身、调息、调心;而佛教徒的深入禅定,正恰似高级气功中的高度入静。

既如此,就可以把佛教的禅定与气功划等号吗?不能。这是因为,尽管佛门禅定中包含着气功修持的成分,而另一方面,它还深含着自身独有的宗教内容。

在佛教里,宗教内容与气功成分是相互融汇、相互补充,又相互利用的。在佛教参禅打坐中,单纯的讲宗教内容,或者是单纯的讲气功成分,这两种立场都有失片面。

尽管佛教自身不承认讲气功,但是,气功界对于佛教的种种禅定方法,却是一直推崇备至的。尤其是禅定过程中的种种心法,更是被气功界认为功夫修炼中的精髓心要。

这是因为,佛教中的种种禅法,基本上都以心意的锻炼为实质,是以心理改变生理。用佛门的话来解释禅定,就是妄念不生为禅,此类似气功中之入静;坐见本性为定,亦即气功界所言的返本归真,或炼神还虚。这与气功理论基本上是类似的。

心经挂画佛像书画般若波罗蜜多字画书画装饰画卷轴装裱画佛禅佛字淘宝¥26.6¥28购买

在佛教的经典著作中,阐述禅定的书籍洋洋大观,而其中的《心经》尤为人们所重视,有人也许会问:《心经》在佛典中并不是专门介绍禅定的呀?对,《心经》在佛典中属于“般若部”经典,也就是讲说佛教的智慧的。那又为什么讲智慧,不讲禅定呢?

这是因为,如果有了智慧,那就可以指导禅定了,就正如理论指导实践一样。修行人一旦具有了这种智慧,在修行时就会越过障碍,使自己不断精进,就会一直正确的修行下去,直至达到最高境界。

尽管《心经》拥有如此重大价值,但是,由于文字上的演变,及经文本身所含有的宗教性很强的内容,一般读者是不易领会的。所以,笔者特此向广大读者粗浅地介绍一下该经,或许对炼功修习人士有所裨益,并以此抛砖引玉。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