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与心经中的五蕴皆空,其实是
2023/5/31 来源:不详如何治了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42000.html
许多人听说过四大皆空,很多人也都说“四大皆空”,对于其中的含义却不甚了了。有的人也了解一些大概,知道四大是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有的人以为这里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四大皆空来自于佛经,在《圆觉经》中,佛陀说:“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意思就是我们的这个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和合而成的。《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四大皆空的来源,就是这里。
佛陀不同时期讲法,都是根据不同的受众,讲的不同的佛法。这些不同的经书中,对空的阐述也是各自不同的。比如《华严经》中对众生的妄想执著要求看空,证空,并且要去得一点不留,才能显露出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这里的妄想执著,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都是属于空的一种。而《般若部经》则要求众生开启自己的智慧,来认识到事物的空性。
在《心经》中,提到了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空,是一种得了成就后的返观,是一种空了之后的状态。是指的五蕴对自己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色、受、想、行、识,已经是空的,其实就是不存在了,真正的达到了“本来无一物”的自在境界。
在《圆觉经》中,对于四大的阐述就比较清晰。里面指出,四大具备变幻的特征。佛陀说:“和合为相,视同幻化。”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任何东西,也都是由四大所构成,并且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
这种变化,并不会因为你的执著与追求而变得永恒。它会不停地按照自身的生灭规律进行成住坏灭的变化。有些东西变化得很快,比如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甚至于人的新陈代谢。而有些东西变化就很慢。比如气候的变化、石头的风化等等。
佛陀说出了四大的变化特征,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这个世间的任何东西都在发生着变化,你不要被它暂时所产生的假象迷惑。也不要贪恋于人的五蕴给心灵带来的短暂快乐,沉沦得不可自拔。要做到“知幻即离,不假方便。”这里的离,不是指的离开。有句话叫做“跳出红尘”,要在世间的修行中,让自己的心跳脱出五蕴的束缚。同时也不让自己被四大所带来的感受所迷惑,要找回自己的圆觉本性。
地水火风是对所有物质所具备的特性的一种统称。人可以有四大,也可以没有四大。但是人的圆觉本性,无论有没有四大,它都会存在。所以,四大存在生灭,而人的圆觉本性,是永远存在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四大就是一种假象。但是当你的心被它们所牵动的时候,它们又实实在在地对你起着作用。
四大皆空只是一种现象。我们虽然生存在四大和合而成的世界里,其实也不用过多的去理会它。因为佛陀说过,人的苦,其实是源自于人的内心,对各种欲望的追求。所以佛陀讲到了“戒定慧”,要求戒掉对外物的执著。但是真正戒的本身,其实还是来源于自心对这个身体的控制。
真正能够让人做到四大皆空的,还是人的自心。所以佛偈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真正没有各种欲望的时候,你的身心才会得到真正的自在。
四大皆空,不仅仅是指的事物会发生变换,而且,地水火风本身,其实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叫法。佛法四念处中有一句“观法无我”,也是说的这一点。因为人很容易对熟悉的事物起执著,甚至对地水火风本身也是一样,所以,真正看到底,会发现,这四大都是不存在的。它们都是属于在修行过程中,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概念。当人的五蕴不存在了,人世间的各种因缘了却,由四大和合而成的这种假象,也会同时烟消云散。这样看来,四大皆空,与《心经》中的五蕴皆空,其实是一个意思。
四大皆空的真正意思,从表面上看,就是物体都会发生变化,到最后都会沿着成住坏灭的变化走向空。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则是要抛弃掉人的各种妄想执著,使自己找到自己的圆觉本性,从而真正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