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胸前的卍字
2024/9/9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znlvye.com/
佛教艺术上常见的卍字纹,其起源甚早,广见于古代非洲和亚州,早在佛教诞生之前即已出现,关于这个符号世界各国学者也有许多专文论述。
卍字也是释迦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在南朝的僧人齐昙摩伽陀耶舍所译《无量义经》记第二十八相即为“胸表万字”。“卍”字又称为吉祥喜旋德相,在鸠摩罗什译《大般若经》中并没有将它列入三十二相,而是列于八十种好的第八十好,云“手足及胸臆前,具有吉祥喜旋德相”①。
文献上所载胸表万字的佛像最早可见《高僧传》十三释僧护传,记南朝粱代僧祐造剡溪大佛时(天监十五年,年毕工);
夜中忽当万字处,色赤而隆起,今像胸万字处犹不施金鎛而赤色在焉②。
“鎛”字《法苑诛林》作“薄”即金箔,可知当年大佛遍体施金箔,胸前万字不施金箔而呈红色。此像即今尚在的浙江新昌宝相寺大佛,千余年来历经粉饰,旧貌已失,万字已不可见。
图1龙门石窟北魏开凿的古阳洞北壁第造像
在佛像上目前最早出现的卍字纹是龙门石窟北魏开凿的古阳洞北壁第龛陆浑县功曹魏灵藏等造像(图1),此像是太和末至景明年间所造。禅定佛像双手作禅定印,袒右肩大衣,结跏趺坐,值得注意的是胸前有火焰宝珠纹,宝珠中心有一卍字。
图2北魏龙门石窟南壁第66龛禅定坐佛
又在南壁第66龛比丘法生造像,是比丘法生为孝文帝并北海王母子所造像龛的主佛(景明四年,)也是禅定坐佛,胸前也有同样的宝珠纹,正中心位置也可见卍字(图2)。这二尊像都是北魏所雕刻,可以说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卍字纹,颇为少见。这个卍字位于圆光内,上方有火焰纹,应是喻意卍字的灵异之相。除龙门石窟外,这种火焰宝珠内有卍字的图形还很少在北朝的佛像发现。
图3美国森特路易斯美术馆藏北魏正始二年()石造三尊佛立像
单尊石佛像上目前较早出现佛胸卍字的例子可见北魏正始二年()石造三尊佛立像(石灰岩高厘米美国森特路易斯美术馆藏),为一佛二菩萨立像,主尊着褒衣博带式大衣,敞胸处可见一阴刻卐字,据光背后发愿文知为汲郡汲县(今河南汲县)崇邑乡的尚姓一族发愿所造如来像。造像面相清瘦,体型修长,是典型的所谓河南派的佛像风格③(图3)。
图4山东青州出土北齐倚坐佛像
近年山东青州出土的石佛像内有一尊倚坐佛像,(高64厘米)身着袒右肩式大衣,露肤处遍施金彩,胸前清晰可见一黑色卐字。从此像的低缓肉髻和面相以及大衣样式判断,应是北齐时代所雕(图4)④。
图5河南安阳大留圣窟内的石佛坐像
图6河南安阳大留圣窟内的石佛坐像
此外在河南安阳大留圣窟内的三尊石佛坐像,每尊佛像胸前都有浮雕突起的卐字,虽然大留圣窟开凿于东魏武定二年(),但从这三尊石佛坐像风格分析,都是体躯饱满,胸部宽厚,衣纹作双U形阴刻线,是典型的北齐造像风格,故有人认为这三尊石佛原是单尊的,可能是北齐时代雕刻的后来被人移入洞内的⑤(图5、6)。
图7炳灵寺第8窟西壁隋代的泥塑坐佛
炳灵寺第8窟西壁隋代的泥塑坐佛胸前也可见一清晰的卐字(图7)。
尽管在北魏时佛胸前已出现了卍字,但直到唐武则天以前万字的读音和写法,仍不规范,上述的龙门古阳洞魏灵藏等造像胸前卍字写作“卍”,而正始二年尚姓造佛立像和北齐青州倚坐像以及安阳大留圣窟石佛坐像均作“卐”字,可见此字的写法并不统一,卍和卐是通用的。并且从目前的发现来看,以河南地区的佛像上所见为多。
慧琳《翻译名义集》引《篡要》云∶“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字,名吉祥海云,又作禮,是吉祥胜德之相。由发右旋而生似卍字,“”、“禮”是西土字,卍卍万方,是此土字,同呼为万。即佛胸前之吉祥纹饰,类似“”字或“禮”字,喻吉祥海云或吉祥胜德之相,但这两个符号是因与吉祥纹饰类似而代用的,是西土的符号,不是汉字。因为佛发右旋呈卍字,又有万方连绵之意,故读音为万。这个字的正式写法和读音是武则天在长寿三年()下令正式在佛经中制卍字,读音为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⑥。
注释∶
①⑥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年
②《大正藏》卷五十史传部
③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吉川弘文馆年
④青州博物馆《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年
⑤中国石窟编委会《中国石窟雕刻全集》6北方六省重庆出版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