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经文对三世的觉悟,意味着突破了时

2023/6/2 来源:不详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句话和上一句很相似。上一句是“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句话是从事相、法相的角度来讲的,隐含空间概念,尤其是与“三世诸佛”这一句对照来看的时候。

“三世”是一个时间概念,分别指:过去、现在、未来。

通常把“三世诸佛”解释为过去诸佛、现在诸佛和未来诸佛。过去诸佛和现在诸佛都是已经成佛的菩提萨埵,未来诸佛是尚未成佛的菩提萨埵。比如说,过去佛有燃灯古佛,现在佛有释迦牟尼佛,至于未来佛……,我们现在虽然在凡夫位,但未来我们终将成佛,这是很确定的一件事。

按照上面这种解法,过去佛和现在佛似乎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他是他,我是我。这种有分别的解法让我总觉得有些遗憾,如何才能将“三世诸佛”的理解得更圆满一些呢?行此文的过程中忽然就来了灵感。

佛是觉悟的意思。如果这样理解,过去佛,代表对过去的觉悟;现在佛,代表对现在的觉悟;未来佛,代表对未来的觉悟。当“我”之觉悟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时候,这种觉悟是不是很圆满了呢?而对三世的觉悟,就意味着突破了时间之障,超越了劫浊。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同样也是有省略的,补充完整则为:“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一个“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因为照见五蕴、万法皆空,心无挂碍的是万事、万物、万相。而这第二个“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因为照见过去皆空、现在皆空、未来皆空,心无挂碍的是过去、现在、未来。

没有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挂碍、就不会有恐怖。没有恐怖,就自然远离颠倒梦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经中很常见的概念。

以汉语对照解释,

“阿”是“无”,

“耨多罗”是“上”,

“三”是“正”,

“藐”是“等”,

“菩提”是“觉”,

合起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一切万法,包括时间在内,按照般若心地法门,皆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也就意味着证得究竟涅槃。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究竟涅槃,实际上是一回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