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来,惠能的禅宗,为什么会一直

2024/10/2 来源:不详

按照人们的习惯界定,禅宗是汉传佛教的一个宗门流派,是一个影响深远、广为人们推崇的宗门流派。法无高下,非法非非法,对佛说解脱法门的分宗别派定然不会是佛陀的本意,在后世的流传中,之所以会出现分宗别派的现象,是信徒们顺从习气喜好的选择结果。惠能的南禅宗派之所以会影响深远、广为人们之所推崇,是因为在惠能的说辞暗示中,包含有符合许多人习气期许的神秘指向。

惠能的生平事迹想来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不必再费笔墨,在这里想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惠能与玄奘法师可是同一时代的人哦。玄奘法师历尽千辛万里求法,那份卓绝坚定的信心,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具有的。在那烂陀寺的辨经大会上,玄奘能够赢得同修法师们的认可与推崇,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求法之旅的艰辛与坚定,更是由于他对佛法理解的圆融与通彻。辨经会上的落败者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所以啊,玄奘法师一定不是以两可之说就能屡屡侥幸胜出的。

玄奘法师对佛法的理解高度一定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企及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玄奘法师所重视、所推崇的佛家经典中探寻他的心迹。取经行程漫遥、译经过程繁重,都不忍心舍弃的佛家经典,应当就是玄奘法师最为重视、最为推崇的法门典籍,那么玄奘法师最重视的应当就是《大般若经》吧,玄奘法师最推崇的应当就是《瑜伽师地论》了。

卷之多、几十万字之巨的瑜伽师地论,是对瑜伽师地十七地的展开分析。云何瑜伽师地: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简单地说,这是从补特迦罗众生位通向觉悟所要经历的十七个阶段,也就是说要经过这十七个层次的历练才能形成圆融的认知,才能获得无碍的觉悟。说到这里,相信大多的人都会觉得太难了,对吧。

世间的人啊,有意无意间都会不自觉地去追求成功。世人对成功的定义,直白地说不外乎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对比他人显得更好。对比分别是众生的思维底色,追求成功的习气是写在基因里的记忆,用佛家的话说是根本无明,分别之见不净,对比之心难息,要做到真正的慈悲恐怕都无从谈起,何谈无碍之解脱。要根除众生的知见,做到真正的慈悲是很难的,所以呢,为了劝发真正的慈悲,佛陀说了卷的大般若经。

古人总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相比于歧途上的鲜花满径,难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坚持总会走出迷宫。我想啊,玄奘法师的慈悲宏愿,他所指引的觉悟之路,一定会是他认为最可靠的吧。当然了,这条可靠的觉悟之路,却并不是可以速成的终南捷径。

若无遗憾何谓娑婆,玄奘法师为我们指明的可靠之路,却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认可。从观念上不认可玄奘法师的指引,其实还不能消除大众的顾虑,怎么办呢?历史形成的事实告诉我们,玄奘法师的形象终被人们转塑成了“唐僧”,于是呢,后来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深入心之时,其实也就意味着人们对玄奘法师的淡忘。

在李世民被尊崇为天可汗的大唐,佛家在初唐出了两个重要的人物:玄奘与惠能。相比之下,惠能无疑更为成功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推崇。那么人们是因为推崇佛法从而推崇惠能的吗?要论对佛法的阐释,必定是释迦牟尼最为通透,那么又何必更立师庭呢?

后期的佛教之所以会有宗派林立,或许啊是因为释迦牟尼说了,下一个成佛的是弥勒菩萨,而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却说:“觉悟的最后境界为无余依地”。很显然,这两个追求解脱的说法都无从满足人们对成就的期许。于是啊,当惠能提出“要追求成佛,而且可以顿悟成佛”的说法时,人们追求成就的期许得到了一个可以归笼的据点。

在同一个时期出现的两个佛家重要人物,他们通向后世的传承之路,却出现两种不同的局面,熟知经典通晓佛理的玄奘却没能赢得人们的更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