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教你做人处事,不要为无望的欲望而
2023/5/29 来源:不详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2.html
《心经》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部佛法经书,据说这部经书来自于贵霜帝国,也就是说,这部书的作者就是在贵霜帝国生活的。
贵霜帝国这个国名对于我们有点陌生,这个国家的创立追溯到公元55年,彼时我们国家还处于汉朝,贵霜帝国在历史上存在的年代为~年,也就三百多年的时间,却创立了很辉煌的宗教。
如果我们还是对贵霜帝国感到陌生,那么对于大月氏可能有点印象。贵霜帝国就是由大月氏的一个贵族翕侯所建立。
大月氏本是公元前左右的一个游牧部落,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部,后来到了中亚,大月氏曾经称雄于我国的河西走廊等领地,很是强悍,和匈奴一起,对我国汉朝的疆进行骚扰,后来张骞出使西域后,大月氏和我国开始交好。
经过数百年的战役,大月氏和匈奴,附近的乌孙国互相侵扰,最后大月氏分成了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歙侯,也就是我们说的五个诸侯部落,其中贵霜一家独大,吞并了其他几个歙侯,成为了贵霜帝国。贵霜帝国在西迁的过程中,又灭了大夏国,势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大。虽然它的名字成为了贵霜帝国,我们国家还是习惯称呼为大月氏。
为了和汉朝通好,贵霜王曾经求婚汉朝的公主,汉朝的军事家班超拒绝了求婚,贵霜王恼怒之下,率领着七万军队,攻打汉朝,被班超打败,从此后,贵霜王缴纳了很多的贡品求和,班超不知道这个贵霜王的名字,只是在史书上写了“月氏王”。
贵霜帝国最为声明显赫的君主迦腻色伽,笃信佛教,使得佛教流传开来,东晋的时候,我国的高僧曾经去贵霜帝国巡礼,看到了贵霜帝国雄伟壮丽的佛塔,回来后曾经共发出感慨,说自己平生所见的佛塔,还是在贵霜帝国是最为壮丽的。
我们上面主要讲了贵霜帝国,下面我们讲讲来源于贵霜帝国《心经》,,《心经》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经卷,我们今天降解部分内容: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这是这部经书的题目部分,“般若”是梵语的音译,为智慧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部经书,讲的是智慧,希望我们看了这部经书,得到人生的启示,不必再为了生活中的烦恼而忧愁。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世人的智慧,是从外面的欲望引起的。现世的一些东西,都是为了现世的利益。比如我们经常讲的鸡汤,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了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处心积虑地向上攀登,这一切的智慧,在佛教看来,都是“愚人”的智慧,只有佛教的智慧才是班诺,是大智慧,只有参透了大智慧,我们才能活得更为潇洒,活出自己的人生。
“波罗蜜多”讲的是佛家的超度,只有渡过内心的劫,度了一切的灾难和烦忧,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成就美好的人生。佛教免不了一个“渡”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欲望的深海里,渡自己的烦恼,渡一切的忧愁。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这句话说的是,这段《心经》本来是梵文,是唐玄奘法师,为了宣扬佛法,去了印度的摩揭陀国取经。这段历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西游记》中的唐僧。
《西游记》毕竟是加了很多虚幻的故事,历史上的唐玄奘去印度的时候,确实是很艰苦的,一路上的沙漠虫虱,坎坷路途中的沙漠与烈日,从来没有动摇过唐玄奘的心。
据说去印度之前,他曾经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穿得破破烂烂,头上生疮,脚底流脓,这个老者知道唐玄奘要去西域,于是拿出了身上的一个经卷,说遇到了困阻,朗诵这个,可以让老虎不能近身,害虫不能为害,沙尘不能袭击你,唐玄奘得到了这部,书,到了摩揭陀国,在印度学佛法,回国的时候,带来了很多的经书,其中就有这部《心经》,也就是说,我们学到的这部《心经》是玄奘法师在印度的摩揭陀国带回来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的开头一句,讲了我们要向观音自在佛学习,醒悟自身,从自身找出路。菩萨就是我们说的大士,有智慧的人,参照自身,不能为外面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
“五蕴皆空”就是说,我们本身的物质的一切,都是空的,包括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也是空的,只有了解了这些,认识了这些,才能彻底摆脱我们的烦恼。
五蕴讲的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精神和物质层次,其中色是我们的身外之物,是肉身的根本,其余的受,想,行,识讲的是我们的精神活动,这些精神活动,无不被我们的意识所支配,所以人的痛苦不断,只有让意识,物质都修炼成空,才能度过一切的苦厄。
这就是《心经》的第一句解释,我们有人要问了,《心经》是贵霜帝国信仰的宗教,怎么到了印度摩揭陀国的?贵霜帝国的大帝迦腻色伽曾经对外扩张,是一个很强大的君王,他数次对印度北部几个小国家进行侵略,占据了对方的地盘,相应的,宗教也就流传了过来。
《心经》的道义博大精深,我们之后将会讲解其他几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