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般若 > 般若功效 > > 心经不增不减

心经不增不减

2023/1/14 来源:不详

我们来看《心经》之不增不减,这段经文:

舍利子,是故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们知道,空就是实相。那实相又是什么样子?

一个人拳头张开,变成五根指头;五根指头合起来,又成了一个拳头;拳头张开,又再变成五根指头,这就是实相本来的样子。

实相是本体,万物依缘,依本体而起,也就是空相。

所以,我们只有超越对待,超越善恶,超越有无,超越人我,才能找到本来面貌。

空相是“不增不减”。

佛经云: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若有人说他修行成佛了,其实没有佛可成的。

有法可得就是无得,无法可得才是有得。

不增不减

那么,我们得法要得什么样的法?

得无得的法!

我们修行,要修无修的修!

说话要说无说的说,得要得无得的得,证要证无证的证。

其实法,无限无量,说也说不得了;有所说,即为非说。

不二法门就是:“无言,无说。”没有语言,没有言说,没有文字;“无思,无始。”没有思想,没有开始。

所以,离开语言、文字、思想,开始以外的那个状态,就叫“不二法门”。

所以,无言胜有言,无说胜有说。最好的辩论是不辩论,最好的语言是心里的语言、心里的沟通,是心心相印,不是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由此可见,实相是不增不减的,增减太多就不是真理了。

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人的佛性在时间里是“竖穷三际”,在空间里是“横遍十方”。

由于我们不懂自己的本性如恒河沙般无量,不懂自己的本性顶天立地,具有普遍性,那么活在虚妄的世界里,也就患得患失了。

心经

学了《般若心经》之后,我们就会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我们要知道空、真理之中,是无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

不增不减,指我们本来有的心量,并不是因为修行而有的,而是因为修行才显现的。

那么心量,心的这种包容量,心的理解力,心的感悟,并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加一分,也不会因为迷惘而减去一份。

我们人的一些能力认识力,本来就有的,我们并没有因为觉悟而增加,也没有因为迷悟而减少。因为之前不了解五蕴的真实空相。所以,我们被它给遮挡束缚了,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丧失了修行观照的能力。我们的真实能力,包括心量被遮住隐没了。

这一点就引申出后来的佛性本有,真心俱在。那么这种生灭,垢净,增减,都是妄见,分别,执着,这就是苦厄。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强调的是一切善恶,生灭,垢净,增减,这样的一种执着都是因为没有理解,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合和而生的,没有理解这一点。对因缘合和理解不够,对五蕴的真相理解错误了。

实际上,我们都没有任何的执着和分别的必要。我们不要执着,更不要妄生分别。

那么,如果用一个完完全全现代的白话来翻译这段经文。

那就是:舍利弗啊,诸法都有空的印记;诸法并无缘起,并无断绝;并无污染,并无澄净;并无减少,也并无增加。

感谢阅读,我们下次再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