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佛教篇下
2024/9/30 来源:不详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佛教篇下)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经验种种》《人类与宗教》《人的宗教》《悉达多》《维摩诘的花雨满天》《走近藏传佛教》《禅的行囊》《空谷幽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我们接着讲佛教的派别发展。
公元1-2世纪,大乘佛教获得大发展,为大乘佛教奠基的,是龙树、世亲两位大师,以及《佛说阿弥陀经》《大宝积经》等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的特点是“大”,目标大,格局大,供养大,牺牲大,经书规模也大,宏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唐代,中国佛教形成八大宗派,分别是天台(tāi)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和密宗,其中前三家为“教下三家”,禅宗被称为“教外别传”,此四家最盛行。简单介绍一下几个宗派的核心观点。
唐代法藏大师是华严宗的创始人,著有《华严经义海百门》,经典核心是“一切事法,皆由心现”。什么意思?我们以为的客观世界其实并不客观,都是我们的心显现给我们的各种印象而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须弥山很大,但那只是心里显现成很大的样子;灰尘很小,但那只是心里显现成很小的样子。时间长短同样是心的显现,既然时间和空间都是心的显现,那么须弥山就可以被容纳进一粒灰尘当中,即所谓“须弥纳于芥子”“刹那即永恒”“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就是华严宗的核心观点。
佛教的天台、华严两派都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心灵的认知形式。心灵经过训练之后,就可以随意调整这两种形式。训练有素的人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冥想进入特殊的神经活动状态,感觉到“小我”消融在宇宙“大我”之中,这就是“顿悟时刻”。
唯识宗最著名的命题就是“三界唯识,万法唯心”,唯识宗是佛教所有宗派里知识体系最繁复的,概念繁琐,理论复杂,流传度也就低,现在基本很少看到唯识宗的传人了。唯识宗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人的某种深层意识,叫作阿赖耶识创造出来的,所以天堂和地狱其实就在你心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印度大乘佛教有个中观派,创始人是龙树和提婆,主要经典是《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合称“三论”。中观派在中国形成的宗派以这三大经典得名,叫作三论宗,主要的理论贡献是俗谛和真谛的划分。中观派只破不立。他们不说佛法“是”什么,只说佛法“不是”什么。
禅宗有十六字法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是指口口相传,那《六祖坛经》难道不是文字吗?从中观理论来看,佛法真谛是超越语言的,没法用文字来做肯定性描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否定性的描述来启迪众生。
慧能晚年对弟子教授“三科、三十六对”,要求弟子在悟明心性、不住相的基础上运用三十六种相对性概念讲法。“三科”指的是“阴、入、界”。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
“三十六对”是把“中观”原则具体化,得出三十六组成对的概念,比如天对地、日对月、明对暗、阴对阳、水对火、有对无、有相对无相、有漏对无漏、色对空、清对浊、凡对圣、僧对俗、老对少、大对小、悲对喜、进对退、生对灭、法身对色身、化身对报身等。慧能嘱咐弟子说:“如果有人向你们求教佛法,你们一定要出语成对。”
禅宗后来还发展出各种机锋和棒喝。机锋一般都是答非所问,比如你问禅师“佛法教人什么”,禅师回答说“我刚刚吃完饭。”棒喝是禅师冷不防举起棍子打徒弟一下,还会伴随着一声大喝或者某种逼问。机锋和棒喝其实都是禅定的替代方案,可以突如其来地斩断你的日常体验和理性思维。
慧能的佛学思想是“佛在自心,不假外求”。慧能认为人只要做到“念念无住”,让一切自然而然,就摆脱了业力的牵绊,也就跳出因果链条之外。这跟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用心若镜”有相通的地方,也充分说明禅宗是明显受到过道家浸染的。
《心经》开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这个字说明菩萨在运用明镜一般的心,只有把心修炼成镜子,般若智慧才能产生,才能照见五蕴皆空的道理。
慧能《六祖坛经》的核心概念是“三无”,“无相”“无念”“无住”。“无念”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超越”的意思。
“无相”就是不执着于客观世界;“无念”就是不执着于主观心念;“无住”就是说人原本的心念是迁流不息、不会停留的。“无相”来自《金刚经》,《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教净土宗有一种说法:阿弥陀佛曾经发过宏愿,众生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皈依阿弥陀佛,那么死后就会被接引到净土世界,不用堕入轮回受苦。这种做法,佛教里叫方便法门,先放低门槛,让人进来,再告诉他们去自我觉悟。
净土宗给中国普通百姓带来了非常实用的应对死亡的方法,是我们非常缺乏的“临终关怀”,这是中国老百姓接受佛教净土宗的重要原因。佛教流派虽多,但在中国流传最广的,还要数信阿弥陀佛的净土宗。
阿弥陀佛原来是西天里的一个国王,名字叫法藏,出家修行后成为菩萨,所管辖的佛国净土里面,没有地狱、饿鬼、畜生,是为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信仰可分为弥陀净土和弥勒净土,两者有什么区别?弥陀净土是根据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实现的一个西方净土,是对人临终时的接引,最后的安慰。弥勒净土重点在人间,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天的兜率内院。外院一般是天人的境界,内院是特别清净的境界。弥勒菩萨的愿望,就是要把兜率净土化成人间净土,整个人间就变成了极乐国。太虚大师学弥勒菩萨,他的愿望就是实现人间佛教,把人间化成净土。
东晋末年,慧远是东晋时南方佛教丛林的领袖人物,他一改其师道安弥勒净土的信仰,倡导弥陀极乐信仰,把净土信仰由菩萨(弥勒为菩萨)推向了佛(弥陀为佛),更上了一层,后世将慧远尊奉为中国净土宗初祖。
儒家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孔子之后的孟子强调仁,重在道德心灵秩序,荀子强调礼,重在社会政治秩序。董仲舒继承荀子,突出了礼,却忽视了仁,儒学沉寂八百年。宋儒重新接上孟子的传统,同时吸收了佛教的智慧,发展出理学,建立了一套思辨化的哲学体系,明代的王阳明又进一步发展为心学。
中国儒家一直没有发展出古希腊的逻辑哲科思维,践行的始终是实用主义,胡适当年从美国引进中国的,就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那么,中国的逻辑思维在哪?就在佛教的因明学中。佛理博大精深,把中国古代读书人都吸引过去了。佛教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超越的抽象世界,一个是人的心灵世界。
比如,唐朝诗人钱起有一首诗——《送僧归日本》,为一名渡海回国的日本僧人送行,诗句里满是佛教意象: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这首诗里,每一句都用到了佛教意象,很高明的写法。这个意象来自《维摩诘所说经》(有兴趣可以阅读南怀瑾老先生的《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一书),经书的主角维摩诘向两万名天女传授逃出魔宫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作无尽灯。它的涵义是:菩萨度化世人就好比点燃一盏灯,这盏灯还能继续点燃千百盏灯,使漫漫黑夜变为无尽的光明。
僧人传播佛法,就像一盏灯点燃千百盏灯。金庸小说人物“一灯大师”的法号就是从这里来的。一盏孤灯,可以是江湖夜雨里的凄凉,也可以是一灯燃百千灯的无尽之光。或明或暗,全在心法。
下面,我们聊聊“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太延四年(公元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书,强迫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中人,一律还俗服兵役。后来。魏太武帝听取三朝元老崔浩的建议,改信寇谦之创立的天师道教,自称太平真君,并亲受符箓,开启大规模的灭佛行动,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建德三年()五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北周武帝灭佛,同时也灭了道。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韩愈从儒家立场出发,上表《谏迎佛骨表》,予以坚决反对。韩愈认为,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国所固有,因而不合先王之道。后来,韩愈借用佛教概念,精心编织出儒家的“道统”谱系,在《原道》中提出“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口号,试图以行政手段彻底废除佛教。这一思想为后来唐武宗的灭佛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他所提出的儒家“道统”,则极大影响了宋代理学的形成。
唐武宗是唐朝的第十五任皇帝,是“会昌中兴”的缔造者,本人崇信道教,深恶佛教,加上财政紧缺,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是梁启超唯一认可的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的支持下,从会昌二年(年)开始毁佛行动。会昌三年()四月,朝廷“命杀天下摩尼师,剃发令著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会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又令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奴婢、财产之数,为彻底灭佛作好准备。八月,下诏宣布灭佛结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三武一宗”灭佛虽然略有差异,除太武帝拓跋焘的做法过于粗暴,出现了屠杀僧侣的流血事件之外,历次灭佛行动的主要方式还是以拆毁寺庙、佛像,财产充公,僧众强制还俗后遣散为主。
宋代宗颐禅师曾为“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做过检讨:“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古德云:“要想佛法兴,只有僧赞僧。”《百丈清规》云:“道场以无事为兴旺”。佛陀曾经说过,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坏僧团,不守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
东晋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法事难立”;太虚大师提倡“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都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三武一宗”灭佛后,在中国还能兴旺发展的佛教宗派只有禅宗。
禅宗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除要求僧人立守戒律外,还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由于自食其力,不靠食客供养,禅宗得以保存发展。现代社会,禅宗在白领以上阶层流行,净土在普通百姓阶层流行,各得其所,各安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