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几多苦三苦八苦十一苦

2023/11/20 来源:不详

苦,对佛教的人来说,是肉体痛、心里不安、心灵不满足等。如果用佛教《四圣谛》解释,大论云:“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有三种心苦:贪、嗔、痴。”。

娑婆世界,处处都是苦,不满足,求不到,心生不满是苦,贪念连续不断,想过去、想未来、想现在,烦恼不断。年是一个非常时期,收入少了令人不满,不满的情绪令人感到生活当中缺了什么,总是有些地方不太对、不太够,因此老是想要弥补缺陷、整顿现状,以便多得到一点安乐。

去年大家可以出国旅游,人在享乐时,总会“快乐”,当失去了这份“快乐”就令人烦恼,烦恼累积,就是痛苦。黎读者害怕失去乐,她试图把乐留住,她一直跟我说她感到不满。

苦,最基本有三种:

1)SufferingofPain

这种“苦”很矛盾,有情是苦,无情也是苦,五蕴皆空,“蕴”,旧译叫“阴”,新译叫“蕴”。五蕴都是因缘和合而有,是无常、是不实。《般若心经》说:“照见五蕴,度一切苦厄。”五蕴不空,是有情,是苦,那么一无所有,本来是乐才对,为何还是苦,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犯五毒,我们贪工资高,我们贪享乐。SufferingofPain是蕴含二种苦,一种是缺乏物质(没有房子,没有工作)的痛苦,一种是心灵(没有爱)的苦,因此叫“苦苦”。

2)SufferingofChange

这种苦是不满足引起的,他/她们有饭吃,有房子住,本来是不苦,可是他/她们要求很高,他/她们要吃山珍海味,要住高楼大厦,要用名牌手袋,他/她们天天追求最好的,当有一天失去或名气被破坏,他/她们更苦,这种苦叫“坏苦”。

3)PervasiveSuffering)

没有贫穷的痛苦,没有富贵的痛苦,就是没苦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佛要精进,我们要明白,我们来到娑婆世界,不是“有”“没有”就没有苦,而是有很多“苦”陪伴我们。

A)老,衰弱是避不开,是苦。

家人朋友的离去,被抛弃,是苦。

C)无明,不学佛,不修行,是苦。

D)病,再加上饥渴、疾病、风雨、寒热、癌症等,等死,是苦。

我们把这种苦称为“行苦”,亦即是无常,难免成、住、败、空,令身心感到烦恼,就叫“行苦”。

在六道中往返流离,人生怎能没有苦,为何小小事就叫苦连天,人生本来就苦,你天天叫苦,能解决问题吗?佛教认为,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当然有苦有乐,为何只记住自己的苦而不行善帮助众生离苦?笔者跟你说,苦集灭道就是灭苦的方法,要依着八正道(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思维、正精进)的道理,来面对人生,最后能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流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