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的降伏其心到底是指什么要

2023/11/12 来源:不详

在北京线咨询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uexily.com/m/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在大乘佛教中十分著名,一般佛教徒的日常课诵,往往是以诵读《金刚经》为主。在中国文化里,《金刚经》亦非常普及。《金刚经》之所以深入人心,除了其文字优美,易于读诵,也因其哲理丰富,吸引人去探究。有些人甚至将经文演绎成流行曲,使得非佛教徒也知道有这部经典的存在。然而《金刚经》的伟大之处,并不光是这些优美的文字,而是这些文字所贯穿、承载的思维及智慧。

《金刚经》要处理什么

《金刚经》是般若系经典。这部经典「贯穿了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是一条如何自觉觉他的道路」。简而言之,《金刚经》所揭示的是,如何「如理」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从另一个面向去看,《金刚经》的内容其实是师徒二人——释迦佛和长老须菩提,于午饭后的一席对话。那时,长老须菩提向佛陀请教:「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经文的大意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应当如何安住于菩提心?又该如何降伏菩提心?

对于「如何能够令菩提心安住」的问题,我们都能明白,但对于「如何降伏菩提心」这问题,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既然要发菩提心,安住于菩提心,又何必去降伏它呢?这问题是须要厘清的,否则学习经典便会成为一种无意义的戏论。

佛陀所说法有其当机众:凡夫在修学佛法的路上,需要降伏妄心;然而对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菩萨,他们所要降伏的是菩提心。因为菩萨实践菩萨道时,若存有菩提心之见,便不能与般若相应。不能与般若相应,便不能证悟菩提,亦不可称为「正觉」。换言之,发菩提心的菩萨,在度化众生时,不应存有菩提心之见,才能与般若相应。这与在做善事时,不应存有善事之见的「三轮体空」是一脉相承的。

该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菩萨发菩提心,引导所有众生觉悟,息诸烦恼妄想,进入无余涅槃。虽然说这是度脱无边众生,但实际上是没有众生可度。为何会实无众生可度呢?因为菩萨不要存有众生之见,所以菩萨不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陀于是续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心思细密的读者大概会说,佛陀似乎没有回答须菩提的问答,这种表述只是在定义什么不是菩萨——若见四相的存在,即不是菩萨。但其实不然,后面佛陀又对须菩提长老说,若有发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由此可知,所谓的「众生」只是个假名,没有恒常不变的生命体,但因众生不知自己是空,不知道自己是因缘所生,没有不变的自性可得,故误以为有「我」、有众生。

佛陀接着告诫须菩提:不应当有「我(如来)当度众生」的念头,假如有实在的众生可度,那么便会堕入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中。简而言之,菩萨虽发菩提心,但明白无心可得,无众生可度,所做所为皆与「觉」相应,才是菩萨行。

为令须菩提长老明白这个道理,佛陀以自身的例子作说明。佛陀在过去生中修菩萨道,于山中作忍辱仙人。当时歌利王到山中游猎,巧遇仙人,质问仙人在此做什么?仙人回答,在此修忍辱。歌利王于是将他的身体一截截地割下,看他能不能忍受。当时仙人的内心不起丝毫瞋心,因为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会在因缘和合相中,妄取有任何一法可得。

菩萨应如何修行

佛陀回答了「如何降伏其心」后,然后再答覆「菩萨应云何住」的问题。佛陀续说:菩萨对于一切法不应有所住。这是所谓的「不住」,它的意思是指「不执」。不执是一种智慧的朗照,而不是一种顽强的抵抗。简而言之,菩萨了解一切法空,故对一切法不起执着。

以布施来说,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为什么要不住相布施呢?因为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不可思量;此外,布施本身最重要的是对治贪心,如果我们住相布施,这其实是一种染着,与布施的本意相悖。当然,也不是说非不住相布施不可,而是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则会被执着所束缚,不能看到实相,就好像一个人在暗室之中,一无所见。相反,「若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那么他就会心无罣礙,没有执着,就像一个有眼目的人,在日光之下能见各种色像一般。总而言之,菩萨「应生无所住心」。

当释迦佛解释「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后,接着问须菩提长老:「可以身相见如来否?」佛陀提出这问题的用意,在于破除有佛可得的见解,因为一般人虽认同世间是因缘而有,也接受它是空的,不可得,但却认为只要经过一番修行,累积福德,就不应该是空。故佛陀藉由问须菩提长老这问题,来说明不单世间法空,出世间法也一样空。然后佛陀就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