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古韵丨汇聚四方之志,八方之应

2023/11/10 来源:不详

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一心一意

清晨的曦微中,雾气未散,远方走来一位僧人,袈裟、芒鞋、手托钵,挨门沿户,虽筚路蓝缕,但却神采奕奕。

累了树下打坐,渴了野果解渴,饿了乞食果腹,就这样一路走来,再一路走去,是什么支撑着他,如此的坚定不移,是远方寺庙的钟声,还是脚下望不到头的路,是心中不熄的信念,还是佛祖赐予的不竭智慧。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

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简单实用之器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用来盛饭、菜、茶水等,其形状为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有瓦钵、铁钵、木钵等。

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释尊所用的钵,称佛钵,钵的颜色为“黑色、赤色或褐色”等。

过程和目的

苦行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持钵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能够降服心中的贪念和傲慢。托钵是对食物感恩知足的很好方式:沙门不期望将能得到何种食物,而是必须满足于他人布施的任何食物。

托钵也能降伏骄慢。比丘了知自己生活上都必须仰赖他人布施,因此自己没有什么能引以为傲的,所以托钵有助于离俗心的锻炼。

是亦因彼

八和圆满水洗由佛教的钵演化而来,形状像盆而较小,状若大碗,用以洗涤茶杯或盛放废水及茶渣,器型圆润饱满,釉色晶莹润透。

捧在手中,仿似以无上慈悲之心,小心承载世间万物,包容一切,广结善缘,一切喜乐,苦尽甘来,尽在其中。

寄意于物

八和圆满水洗,功德无量,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终于功德圆满,佛陀脚下,步步生莲,所到之处,处处莲花盛开。

水洗以荷花作为装饰,净心净土,除尘涤凡。钵能够成就一切善根,圆满水洗能聚一切善缘,广种福田。

愿带着一颗喜悦的心,

聚福纳财,盆满钵满,

汇聚四方之志,八方之应,

成就福慧因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