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智慧,说通即心通,如日处虚空

2023/11/17 来源:不详

在喧嚣的世间,处于繁闹社会中的我们如何能得到一颗“清净心”,如何才能从容地面对生活,体现出自己该有的价值,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关心的问题,但总被一些烦恼困住,没有办法摆脱困境,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实际上很简单,我们并没有明白自己的这颗心,没有明白自己最想要做的是很么,所以一直迷茫着,找不到方向。

想要明白自己心的朋友可以看看禅宗的经典,禅宗从佛教中独立出来自成一派,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对人生成长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六祖惠能大师时期,把儒释道三家思想汇合到一起,真正适用于广大民众,对于“心”做出的种种解释,人们不排斥而且能很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产生利于生活的价值,明白自己和心的关系,便知道了方向,便知道了如何才能让自己真正的快乐,幸福。

《坛经》是记录六祖言行的经典,这部经典详细介绍了六祖一生的事迹,给人们参考学习,从中领悟出生活的真谛。里面有一首《无相颂》在家出家皆可诵读,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启迪智慧,经常去读并且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渐渐地修出自己的那颗菩提心,渐渐明白六祖的那颗心,佛祖的那颗心,自己的那颗心。

开篇写到,说通即心通,如日处虚空。“说”这一字谁都知道,就是把一些话通过言语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你的意思,可想要正确且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先把自己的心说通了,这样才能以心印心,才可以把那永恒的不变的道理告诉别人,教化别人,获得更好地生活。

如何说通自己的心,一个字“修”,不断修正自己身上存在的不合理,不断解决身边出现的问题,当这些烦恼都能够解决的时候,那颗圆润的心就出来了。方法是什么,六祖有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的关键之处也在于“修”,修出“般若”,这是超出一般智慧的智慧。

刚开始来到世间的时候,大家一无所知,一无是处,是父精母血混合而成的生命,生命就这样诞生了。最开始的那个天然本性一直伴随着我们,佛性就在自己灵魂里。父母生了我们这具肉体,般若生了我们的佛性。那般若怎么得,释迦牟尼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来讲“法”,讲的就是那个“般若”。

有一些方法来修行,《金刚经》最开始说了世尊的日常生活,很多人疑惑,那么伟大的经典怎么开头说这个,要知道世尊无时无刻不再修行,不再传法。那一段日常什么体现出了世尊的修行法,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达到“般若”。如此一套流程下来,也就能达到“般若”境界,才能觉悟自己本来的心,见到本来的性。

把自己的心说通了,在和别人讲法,如历代讲法的大智者一样,那样一来自然是“说通即心通”,自己的心通了连带着身边的人心也通了,那就可以“如日处虚空”。自己若是明白了“般若”智慧,那么心里面源源不断的产生“般若”,正像是一颗太阳处在宇宙虚空之中,可以照亮四周,在黑暗的世界里给万物带来光明。

若是我们的心也像那虚空中的太阳一样,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在心里面产生着,生活中哪里还有什么烦恼可以缠住自己,那时候烦恼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烦恼,心自然安静,安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