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中的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色

2023/1/8 来源:不详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tslf/181207/6698604.html

《心经》是观自在菩萨用般若智慧开悟众生的一部经文,所谓“般若”智慧首先便是要证得“五蕴皆空”,只有有了这样的觉悟才能如观自在菩萨一般“行深般若波罗多”。从经文中可以看出,菩萨曾多次提出色与空的概念,其中有两句经文都有“色”字的出现,但这两个“色”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经文原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句中的“色”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中的“色”,指的是所有我们认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包括所有科学认为的物理形态现象的实在。

第二句是“无色声香味触法”中的“色”,这里的“色”是指我们主观上的颜色,也可理解为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自身能实在看到现象。

这两句中前一个“色”便是“五蕴”之中的“色蕴”而后一个则是六识所对应六尘中的“色相”,一个是说广义客观存在的“物质”,一个是主观看到的颜色与形态。这两个“色”便包含我们所有主客观所认知的整个宇宙物质。

然而在《心经》中说“空中无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便是说要首先否定我们所认为的物质世界,从这个基础上便能辩证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那么如何才能将“色”看作是“空”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主观所认知的“色”,也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实在。大家都知道,从科学的角度定义,人的视觉感观是通过光的折射作用反射到人的视网膜中,之后经过感官神经传输到到大脑,而最终通过大脑的“翻译”才得出对色彩和物质的判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看到的并非是物质或颜色本身,而我们接收的只是光的反射,最终通过大脑将这些折射构建成几何图形才形成了物质。那么我们真实的看到物质本身了吗?其实并没有,我们得到的只是自我主观的构建。如果将这样的认知归于真实,那么当我们做梦之时所看到的场景与形态是否也是真实存在的呢?很显然梦中的景象谁都会否认其真实性,但如果人在梦中不醒的情况下,人便会认定梦境即真实。

那么对于物质客观存在的认识又是为什么呢?佛家认为“三界唯心”,世界上真实存在的只有心,所谓“心”也可理解为是灵魂思想或者是意识,所有构成这个世界的因素都源于所有人的意识共同性。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共同性则是因为记忆的积累,一代代记忆的在人的意识中种下的因,然后通过主观认同构建成了“宇宙”。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洗脑”,而我们所认知的一切也源自于“洗脑”,包括我们的学习、认知、感受、价值观、世界观等等等等。人在被“洗脑”的状态下是无法跳脱这个思维框架的,而当整个群体都处于这样的状态下,便会认为这便是真理,这便是科学。科学是追逐真理的一个过程,但当人们越来越接近真理的时候却越发现真理无法求证。

在历史上有许多通过科学手段如反驳意识形成物质的事例,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双缝实验”,人们认为光是构成世界的重要因素,但通过反复试验,却未能论断出光的真实属性,只得出光具有二象性特征,当人观察时光是以波动的形态存在,而当人不去观察时它则以粒子形态相互干扰。所以我们所认为客观存在,也只是主观意义上的定义,这便是《心经》之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