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因知果六祖坛经讲义忏悔品第六7
2022/9/12 来源:不详北京湿疹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39605.html
《六祖坛经》讲义
忏悔品第六(7)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浅释
善知识!真如法身理体本来就具足在自性中,念念圆明清净湛然的真如自性自己能彻证亲见觉性,就是报身佛。从报身上思惟现量清净无碍的教行理果的智慧妙用,就是化身佛。因此自己明悟心性,自己修证自性功德的圆成,才是真正皈依。但是要了知人体的皮肉筋骨就是色身,色身犹如是自己生活的住宅房舍一样,怎么能说是皈依呢?只要能明悟真如自性中本来具法报化身,就识心达本源;解无为法,称名自性佛。六祖大师接着说出一个无相偈颂,并教导大家如果能读诵受持奉行,就能够于言下立刻使你们把累积多劫迷惑罪恶顿除,一同消除灭尽。
“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浅释
偈颂说:“愚痴而被业惑所迷的人,就像梁武帝那样造寺供僧,只知道修福报而不知往道上会的义理,只会说只要修种种福报就是在修道。
这里是说福与道的枢要,指明道属于无漏之功德,福属于有漏之福报。由此说布施供养能得到无量无边的福,但是心中的贪瞋痴,而堕三恶道却仍如原来造的一样。
凡情想以所修的福来灭除自己所造的罪恶,殊不知来生虽能得到很大的福,而罪业仍然还是存在。惟有向自己内心灭除罪恶的根缘,断惑修真,心性坦然,各于自家真如自性中真正发露忏悔,往昔所造的诸种恶业,痛改前非,豁然顿悟大乘理性的真忏悔法,除去邪恶,修行正道清净无染就自然没有罪业。
修学正道能够常从真如自性中观照实相般若,了知诸法空相,彻证自性本体,就与十方诸佛等同无二。历代祖师惟传下来这顿教法门,普愿闻者能够明悟见性与佛无别之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广渡群蒙。
要想直入顿悟的境界,必须寻伺得真如法身理体,远离一切诸法之相,心中清净如洗面一尘不染,发大勇猛精进,珍惜时光自见见性,不要空蹉跎。
人生如梦,一念不来突然断绝,一世人生到此终止。倘若能明悟大乘顿教修法而证得见自本性,得大解脱自在受用,理应当虔诚恭敬双手合十,至诚在一念真心不去求得。”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浅释
六祖大师说:“善知识!大家对无相偈颂总是值得读诵采取,必须要依照此而实修实行,就能在言下大悟,得见真如妙明本性。虽然大家离我有千里之遥的路程,感应道交,心心相印,就如同常在我的身边一样。如果在这言下不能明悟见性,就是在对面犹隔万里群山,又何必勤劳远来求法呢?你们都各自珍重好好去开拓光明的未来。”
大众听了六祖大师的这番开示法要之后,没有不开悟的。大家都欢快异常而充满法喜依教奉行。
一切诸法都是缘起性空,性理上说都是生住异灭,生理上说是生老病死,物质上说成住坏空。因此要用智慧观照诸法事理,方能了达诸法的实相,是离一切相不被法相所束缚。如果没有般若智慧了知诸法实相,自性三身也无从得见。
为什么不能得见呢?因为有妄想执着而不能得见。佛言一切众生缘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如如智,自然智悉皆显现。
所谓妄想就是无明烦恼,尘沙三惑迷昧了众生的自性。所以要彻底消除,若不消除就会流浪六道不能出离苦海。因此学佛行人要念念与见性上会,至诚忏除罪业,悔改自新,开拓见性之光明理体。
文字
《惟因老和尚文集》
图片
南华禅寺
编辑
曹溪妙珏
审核
离垢山人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