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之禅和四禅八定之禅有无区别
2024/10/8 来源:不详坛经讲座10定慧品第四
亲近慈悲小组根据史文老师《坛经》讲座整理
一个经典的问题:禅宗之禅和四禅八定之禅有无区别?二者是有区别的。天台宗讲四禅八定,也讲到世间禅、出世间禅和出世间上上禅。即使是同样修四禅八定,用和见不一样,最终形成的境和果也是不一样的。出世间禅是二乘,出世间上上禅是菩萨乘和佛乘,世间禅是求福求定。禅定的技术化的修行,比如观呼吸、观白骨,这些技术化的四禅八定的修行和行善是不能割裂的。有的人没有修禅定,但一直在修善法行善道,或者修四无量心,他最终也能升于禅天。定和慧的配合,定和慧的层次是不一样的,种类也不一样。经典的四禅八定是核心和基础,也是佛教的宇宙观和众生的世界观,包含三界六道二十五有。天台宗里讲到二十五种三昧,可以在三界六道二十五类众生里面同时随类化现,它叫佛眼,这是最早讲到的王三昧,破三界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亦称三昧之王。有的时候同时化现为一个佛身,有的时候随类化现为各种众生的身,与众生同见同行来度化众生,这是非常圆融的果上的妙用。早期天台的止观可能是从《华严经》和《法华经》普现色身三昧里面引出来的一些境界和修持,禅宗里面的定慧,我们也可以在这里面看到。我们学经典学禅宗,禅源就是我们的心性,也是毗卢遮那佛的法界,也是所有经典里面讲的佛。所以我们说本佛宗经,本的什么佛?本的是释迦牟尼佛,但不能简单的把他理解为肉身的佛,历史的佛。对我们来讲,释迦牟尼佛是三位一体佛,我们看他一生讲法,看他有八十年的生灭,但是在华严境界中来讲,始终不离刹那际三昧,也就是说在华严三昧中,那就是一刹那。另外根据《法华经》来看,佛的化身悲愿,法界的这种应用一直都在,我们也被涵盖在这里面。所以我们本佛宗经,本的是大乘圆教了义经典里面所展示的佛及佛之三昧、佛之知见,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禅宗非常善巧非常高明,高就高在它能够以种种方便令学人迅速的契入佛性,也就是说,最高级的方便、最高级的权法就是一刹那令人通于究竟,进入实相、法界。
我们从佛典来看,比较完整的禅宗的用心方法和源泉,《六祖坛经》是一个权威,当然还有一些,比如洞山祖师《宝镜三昧》、三祖僧璨《信心铭》以及其他祖师的语录公案。《坛经》涉及很多经典,涉及净土、般若、唯识、楞伽三身四智的问题,涉及很多性宗和相宗的问题。太虚大师讲他读性宗和相宗,“观般若、瑜伽诸经论,辄觉涣然融释,妙洽无痕。”在太虚大师的自证境界和智慧现量里面,性相是不二的,就是说和心性是妙洽无痕,完全融为一体。他用这样的境界去判别其他宗派,比如应成中观,他有这样的自信心,他有现量境界,还有他的悲愿,所以他有一种鉴别力。他的鉴别力实际上来自于佛力的加持,是三昧和愿力的一种作用。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看到一些争论和争议,我们不要学成长舌妇,以东问西,放大争论。
学佛人的本分首先应该是明悟自心,探佛本义。比如读《华严经》,是为了进入华严境界,听佛讲的话,而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知见。知识是知识分子的堡垒,权力是有权者的堡垒。就像一首诗歌写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你执着什么东西可能就会被它困住。学《坛经》会不会困在禅宗里,困在《坛经》里,或者困在心性里?确实是会困在里边,但是困在里面你要有善巧方便转出来,这样就不为它所困了。所以《坛经》、般若的妙处就在于最终它把自己这个相也超越了。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意,即是定慧等学。
禅宗是定慧一体,定慧合于自性,定慧是自性之光,是自性之体用。千万别说定和慧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东西。“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当你产生妙用的时候,就是你的定功,就是你的清净心的妙用。当你回归这个体的时候,是以智慧来见体,但智慧本身是无相的。定慧不二,“若识此意,即是定慧等学。”真正开悟的人,他说到就做到,他心里就有这样一个量,从修行的角度讲,他说到的,他就做到了,他就见到了。但是说到见到,未必证到用到,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定和慧不二,即慧之时定在慧,一个禅师一个开悟的人,他讲的话其实就是智慧,他讲的智慧的语言就是在定中讲的,是他的定中现量。他的各种智慧的语言和表现,都是为了引导或者让你契合到真正的自性清净心、不生不灭里面去。这不是功夫论,因为功夫论会有变相,会有心理的造作。比如气脉变化,细胞变化,气色好了,精力旺盛睡不着觉了,病好了,等等,这是功夫论事相上的东西。定慧是在烦恼生死流转中、是在遇缘处境的刹那刹那间行持,所以说口说心不行没有用啊!有的人一辈子就在数他人宝,浪费了一生的宝贵时光,真的很可惜。
“若识此意,即是定慧等学”,也就是说言下见性。如果言下见性的时候,我们说定慧一体,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在祖师这里就成为偏正回互和主宾变化,如主中主、主中宾、宾中主、宾中宾以及宾看主、主看宾、主看主、宾看宾,这就是定慧。所以说要从最高的现量境界去理解祖师的种种言行。当然一千七百多位被记载入各类灯录的禅师们各方面也确实有差别,包括记载编辑灯录的作者,可能在有意无意中也有把禅师戏剧化或者统一化、模式化的倾向吧。
但总的来说,我们看正宗的禅宗要有这样的眼光,要用这样的信解心去理解,如果这样理解的话,你就不会认为祖师是那种机灵的人,机敏的人,机巧的人,机智的人,不是这样的。有的人把禅变成口头禅,认为祖师好像很会说话,很幽默。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因为祖师在接引学人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刹那刹那的示现一真法界的真境,在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但他没有用佛语佛理,没有用仪式,而是在日用之间,但时间长了也就有它的格式了。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就像对暗号一样,或者看上去是指桑骂槐,后来又变成各种诗,变成文字禅这些,实际上是绕道说禅,越绕越远了。虽然很优美,但是从禅宗本身来讲失去了它直接的效应。它是用一种优美的形式保留了禅宗的某些智慧,我们去看,比如《碧岩录》,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然看《碧岩录》也是很有功德的,但是不能够说开悟,我觉得这个跟开悟差得很远。
“若识此意,即是定慧等学。”真正的定慧等学的言下见性,在言下见性的时候,师父就是体,你所悟就是用,那句话就是体,你就是用,这就是正偏回互,主宾互换,师父是主,你就是宾。你说一句话,笑一笑,里边都有主有宾,怎么分?这就是三玄三要。不明白的人要么就随语流转,要么就是猜测,说这里边主宾兼有、或者只有主没有宾,或者怎么样,实际上他是在用自己的见去生搬硬套。所以后代人要有现量,就是真正的智慧要现前。人不能自欺,尤其学禅宗的人绝对不能自欺,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开悟的话,那你真要小心,因为开悟不在言语之中。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欲增我法,不离四相。
不要说戒定慧是个阶梯,戒多久,然后产生定,定多久,然后产生智慧。虽然戒定慧次第而得也有道理,但是这里是讲禅宗,禅宗是通透的,“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自性真如定就是身去身来本三昧,来去本来就在三昧之中,法性三昧之中,人我众生都是这样的。当我们看到这些就会非常不喜欢有为法,看不上有为法;但也同情有为法,希望有为法能够破壳而出,破茧成蝶,否则就只能作茧自缚了。不要说定慧两个不一样,一个出生另一个,“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善恶,生死轮回,五蕴身心世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法一切心都是没有差别的,怎么能说“法有二相”,不能够把法割裂为二相。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这里面要详细去看的话,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个毛病,我们说的佛法佛理,是以贪嗔痴我慢心在讲在理解,或者是以自己的猜测之心去理解佛法。我们要自己去反思,我们说的很多话里面实际上包含了人我是非。所以禅师讲一念五阴一念十二无明。永嘉玄觉《永嘉禅宗集》里面讲“须明识一念之中五阴”,我们从一个真修行人来讲的话真要这样去理解。但是话说回来,如果真能看到一念无明、一念十二因缘、一念生灭的话,真能看到一念中的“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知道每天都在妄想之中的话,这个时候也是有门的。因为谁知道这些?肯定还是智慧在观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只怕不知道。你以贪嗔痴慢心去讲佛法,你讲的法和佛一样玄妙,但是您的内心深处,你就认为你是佛,这实际上是有我在的。
所以我们要深入去学《大般若经》,这样根本智和差别智都会显示,而不要去把学佛简单化,把般若的学习理解为背诵《心经》几遍。有人把《大般若经》变成《金刚经》,《金刚经》变成《心经》,《心经》变成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摄成一个照字,照最后是一个心,心是无心,心是涅槃。这一路的阐释,道理讲得很好很漂亮,但是大家用不上。所以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要深入去学,不要简单浅显甚至庸俗化的去理解佛法。因为众生业力、众生世界是无穷无量的幻化变现,所以佛法是无限的深奥,但它又很简单,所有的深奥都是一。我们学禅宗学心学佛法关键在于自己,自己搞清楚了,外面就搞清楚了,世界就搞清楚了,因为是自心内的众生,自性中的佛法。“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嘴里说的心里想的善,但是在潜意识里的动机是恶、不清净;语言清净、口清净,但是身和意不清净。所以说真正的定是内外一如,没有什么秘密,没有什么造作,没有什么期望,也没有什么光明和境界。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这种人就是空有定慧,定慧不等。也就是他的性没有透脱到心里来,他的心没有见性,他的心在流转,他没有以自性清净之见来主宰他的念头,当然这个主宰是个比喻,就是说他没有念念清净。当明心见性时,心自己也就是性了,这个心自己也就被点亮了,心和性是不二的。但是不能说见性以后把这个心消灭掉了,没有第六识了。它当然有了,它还是性的妙用,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了。关于性,禅宗有很多比喻,说有一个“人”经常吃,但是吃不饱;还有一个“人”常年不吃,但是他也不饿。1这个“人”就是个比喻,如果把它变成灵魂,如如不动的状态,一念不生的话,可能就是个误区,就会误认。所以说一念不生和无念是有深有浅的,深则达于佛境,刹那顿同佛体。浅的话就是一个看法、一句话而已。无念若针对有念即是分别心功夫论,真的无念是念念本无相无住,犹如六祖云:念是真如之用,真如是念之体,体用不二心无所住。一念不生可以理解为刹那悟入心性的清净光明,顿断妄想。
“心口俱善,内外一如。”至上的善是平等清净的自性,心口就是言行,心口俱善内外一致,不造作,平常心,直心是道场,那直心深心是什么呢?直心是正念真如,念念清静,不生分别;深心是度化众生的悲愿,慈悲之心。“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这个时候就是定慧即等,如果真正的定慧等持,就是“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还有前面讲的心于六根六尘之中不生障碍,万境自如如;念念无滞,常行般若,根尘之间自由出入。实际上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描述了同样的见性境界,这个境界也是见性人的行持。“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所以并不是把第六识消灭掉,“使六识出六门”,这就是有人批判交光的原因,说他把第六识给砍掉了,用根中之性。其实说实在的,见性还是用妄心见到的,不过把性透显在妄心里,如果真心怎么能见到真心呢?怎么见性呢?六识在六根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就是般若三昧,并不是不用六识,并不是把根尘都固定起来;或者一看世界是个透明体,就像戴个水晶眼镜一样,那是一种定境。有人妄论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废话太多,我的评价是你的智商不够,看不懂,因为你不具备这样的智慧嘛。定慧一致,内外一如,内外都是真如之见,真如之性之显现和行持。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我们的修行真的是要从自心开始,如果你不返观自心,你永远是烦恼的。你去针对别人,其实伤害不了任何人,因为每个人是在自己的业中流转,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理上在事上用功,我们一定要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听《坛经》?为什么要学佛?这点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念念回归自性,就会发现许多的问题,一个是发现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执着,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智慧会开显。另外,你会发现别人也在烦恼之中,这个时候你就会慈悲平等方便地去度化众生。我们一定要知道在什么地方用功,一定要回到自心。不要说自性的问题,先要从自心的现行烦恼去看,一定要看自己的念头。有的人会把念头的内容和念头本身混起来,有的人执着于自己念中的见,我这个见是怎么怎么正确,实际上他这个见就是生死之业,就是烦恼。
祖师禅妙就妙在这个地方,大方便大究竟,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所以祖师才去诃佛骂祖。自悟修行,不在于诤,所以说无诤三昧,从自己的心地去用功,所有的问题都返观到自己当下这个心,当你觉得自己正确,别人都很差的时候要返观自心;当你觉得自己也很差的时候还是返观自己这个心的状态。由心进入性,性是不变的,所以说刹那刹那都有可能开悟。自悟修行,不是为了争论,不是为了知见。所以学佛不要学成争夺话语权,不要在学佛中寻找安全感,或者寻找是非,成为一个长舌妇,用争论来显示自己的能耐,特别是我们这些读过硕士博士的,在学校工作的人可能念念都有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去返观,以圣言量来返观自心,随力修行吧。
“若诤先后,即同迷人”,如果争先后、高下即同迷人,“不断胜负”,你胜我负,循环不断,“却增我法”,徒增我慢。吾我不断,总是和别人争来争去,你对我对。有的人专门针对某个大师,或者到处打听谁开悟了,谁有神通,然后专门去测试人家,或者整天把这个人作为潜意识中的对象,先是作为偶像,后来作为敌人,或者说一开始就是作为敌人,专门找他的茬;有的人为了自己出名,专门去攻击名人。这些都是生死业,都是分别心。人的分别心体现在很多很多方面,有人说他不要财不要色,但他要名;有人说他什么都不求,但他就追求了这个“不求”。所以说这些都是我们心的种种执着和变幻。
“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这种就是不离四相。四相是《金刚经》讲的,六祖是闻《金刚经》而开悟。四相是人相、我相、众生相和寿者相。这个四相,我们去参照《圆觉经》里面讲的,是更有意思的一个描述。你所证到的,你所验证到的真理,你的境界就是我相;你证不到就是众生相;跟你不一样的就是人相;如果你认为你和别人的差异是永远的,你的境界是永远正确的,你就是寿者相。所以这里面非常细,深层次的修行人他会碰到《圆觉经》那个东西。当然金刚经也涵容了这些,《圆觉经》从更深的层次讲到一个深修行人他会出现的四相的执着。
六祖也讲到四相,他讲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修行很好、很有智慧、很有辩才的人,都要学习这些心地用功的方法。万法唯心,三界唯识,禅宗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我们要看自己的心念,看自己的心性。禅宗也是唯识这个学问的一种行持,就在我们的当下心里用功,它是践行唯识,自然会乘唯识之理去证果证道。《坛经》凭借什么去践行唯识呢?它的依据和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般若,所以《坛经》讲心讲性。
不要整天和别人吵架生气,在心里边一读佛经就和佛吵架,一拜佛就怀疑这佛灵不灵,一念佛就怀疑能不能往生。其实真懂“自他不二”的人就会拜佛,拜的这尊外面的佛不就是你心中的显相吗?你清净心一显,他就显示清静的加持嘛,这很正常的。所以不是闭着眼睛在这儿想一个念头或者守住这个身体。憨山大师讲首先不能陷入四禅八定黑山鬼窟里,黑山鬼窟担板汉,在肉体上折腾来折腾去,在这里面找解脱之路,就像有个鬼在鬼洞里面跑来跑去。这个身体就像个大楼,里面有个灵魂想刨个洞钻出去,这就是黑山鬼窟,也是禅定的种种变化。禅定变化也是心性的变化,心性变化可以变出天堂地狱,三界六道二十五有、身土、国土众生都是心性变现出来的。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说不善不恶,以为不善不恶就有个什么东西或者具有某种状态。你一执着不善不恶,它就又成为另外一种执着了,实际上慧之体是无相的。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进一步用灯和光来描述定慧的体用关系。实际上就是说,定是性之体,慧是性之用。定是性的、无相的、如如不动的、清净的空性,慧是妙有,是以空性智慧来观察一心妙有的种种变化,如净琉璃含宝月。琉璃宝月还是空乘境界。亦如千江水月,虚空中的月亮在千江万水里显示它的相。千江万水表示什么?是我们遇缘处境的种种心的变现,月亮表示什么?是我们心性本具的智慧。所以说“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有灯必有光,有光必有灯。我们看到别人讲的有智慧,他的智慧从哪里来的?真正见道,既见到智慧之体,也见到智慧之用,如同见到光就见到灯,见到灯就见到光。开了智慧的人必然能讲穿讲圆讲透,必然能运用。这个运用的意思是你自己知道能不能用功得力,不能用的话就完蛋。真会用的话就知道怎么降伏烦恼,怎么观察心,怎么观察性(当然这个性不可观察),怎么去修行,怎么有种种三昧,怎么样有信心,妄心如何起灭,这些都会知道,也会知道众生的执着和自心的执着。
我们看祖师用功,马祖一日才上禅床便洟唾,突然呸一下,侍者问怎么回事,他说:“老僧在这里坐,山河大地,森罗万像,总在这里,所以嫌他,与摩唾。”2突然一念之间,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显现在面前,就呸一下洟唾,这可不是密宗那个呸一下截断妄流,他这个“呸”其实是因为自己起了念了,这个念是个障碍嘛。另外一个公案是关于百丈禅师的。一日师坐禅直至四更,侍者三度来他身边侍立,第三次来的时候,“和尚蓦底失声便唾。”侍者问师父怎么了,他说你不懂,跟你说没用,侍者乞求师父慈悲开示,百丈说:“适来忽然忆著菩提涅槃,所以与摩唾。”3这个也是障道之物,所以洟唾。菩提涅槃和森罗万象一个体一个用,是行大道的菩萨,实际上就是圆教菩萨的境界。这是真正的心性和细行,而不是口头禅、文字禅,不是心理学禅、道教禅、善人禅、善法禅,也不是喝茶、玩功夫、玩气脉,不是这些,它是一心之现量,那才叫清净和清净用,那才叫灯和光、光和灯,定慧不二,定慧犹如灯和光,体用不二,言语和心行合为一体,内外一致。
注释:
1、《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师谓众曰。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众无对。
2、《祖堂集》卷十四江西马祖:师有一日上禅床,纔与摩坐便洟唾。侍者便问:「和尚适来因什摩洟唾?」师云:「老僧在这里坐,山河大地,森萝万像,总在这里,所以嫌他,与摩唾。」侍者云:「此是好事。和尚为什摩却嫌?」师云:「于汝则好,于我则嫌。」侍者云:「此是什摩人境界?」师云:「此是菩萨人境界。」后鼓山举此因缘云:「古人则与摩。是你诸人,菩萨境界尚未得,又故则嫌他菩萨。虽则是嫌,但以先证得菩萨之位,后嫌也嫌。老僧未解得菩萨之位,作摩生嫌他这个事?
3、《祖堂集》卷十四百丈和尚:师有一日法堂里坐,直到四更。当时侍者便是云嵒和尚也。三度来和尚身边侍立,第三度来,和尚蓦底失声便唾。侍者便问:「和尚适来有什摩事唾?」师云:「不是你境界。」侍者云:「启师:某甲是和尚侍者。若不为某甲说,为什摩人说?」师云:「不用问,不是你问底事,兼不是老僧说底事。」侍者云:「启师:百年后要知,乞和尚慈悲。」师云:「苦杀人,老汉未造人在。适来忽然忆着菩提涅盘,所以与摩唾。」侍者云:「启师:若也如此,如许多时,因什摩说菩提涅盘了义不了义?」师云:「分付不着人,所以向你道,不是你问底事,兼不是你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