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华严经中经典的四句话,悟透福报无
2024/8/26 来源:不详佛门中有句话,叫做“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丛林中历来也有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之说。《华严经》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乃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所宣说的第一部大乘经典,受众则是文殊、普贤等大菩萨。经文中开示的“华藏世界海”,重重无尽,诸法界犹如“帝释天之网”上的珍珠,珠珠相含,影影相摄。
《华严经》在大乘教法盛行的汉地影响深远,汉传八宗之一的华严宗,就以此经立宗。《华严经》规模宏大,说法逻辑严密,是了义、圆融的经典。法界缘起、事事无碍,此经中的名句不胜枚举,此文单举四句,若能悟透,福报无量。
其一,恒以清净心,供养于诸佛。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为第一。怎样才算作法供养呢?《华严经》告诫众生,以清净心供养诸佛,就是最为殊胜的法供养。那么,清净心又是何物呢?《中阿含经》云:“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
我们凡夫众生,每时每刻都在起心动念,但是这些心念却是有染著、不清净的。正如佛经中所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世间假如真有清净心,想必只有佛才能有“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但是,心佛及众生,三者等无差别,我们学佛,就是去染成净,趋向佛心。那么怎么才能去染成净呢?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念佛即清净自心的方便善巧,一念佛即一念清净,念念佛即念念清净。
其二,大慈无碍,大悲究竟。
何为“慈悲”呢?这两个字均为梵文意译,简单说来,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意思是说,能够给予众生以安乐,即为慈;能够拔除众生之苦,即为悲。我们经常听到佛门中以“慈悲”为怀的说法,四大菩萨当中的观音菩萨也象征大悲,而《华严经》中则将慈和悲,作为无碍与究竟的标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涅槃经》云:“大慈大悲,佛性种子。”学佛修行,慈悲为本,以出世的胸怀,做入世的善行,它是佛法与世间法的根本区别。譬如传统文化讲“修齐治平”,也有“穷则独山,达则兼济天下”之说,但这都是人天境界的善行义举,并不究竟。只有以慈悲心,广行六度,普摄众生,才是究竟了义的。《无量寿经》中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众生佛性平等,未来都将作佛。
其三,永离诸相,心无所住。
“心无所住”一语,使人自然联想到《金刚经》中的“无住生心”。昔日,六祖慧能大师正是听闻有人诵读《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言下顿悟,随即前往黄梅,拜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
所住,即为“住所”,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无住生心”呢?《华严经》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无住生心也就是心不执著于相。初次读到“永离诸相,心无所住”时,我为之拍案叫绝,原来苦苦追求的无住生心,佛陀在《金刚经》中早已言明,“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其四,若计有我人,则为入险道。
佛法是因缘观,讲的是法界缘起论,如果妄执人我分别,就是踏上了凶险之路。为何这样讲呢?假如被问到究竟什么是“我”,多数人会指着自己的色身,说这就是我。亦或者有人觉得,自己的意念是“我”。
但是,《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所谓的“我”在佛家看来是五蕴和合而生,随因缘聚散,并不是“我”,亦非“我所”。假如执著于人我之别,那么学佛修来修去,无非在生死海中原地踏步。
当然,流传最广的八十华严,有四万五千偈,字数过百万,文中所举的四句,不过恒河一沙。本文意在通过自己粗浅的理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依祖师所说,若能真正悟透,则仿佛涵泳在一切智海里,畅游于一切时空中,得福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