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的故事丨西天取经回来的唐玄奘,在这里
2024/8/24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s://m.39.net/pf/a_6169106.html
以舍利起塔七宝而庄严
表刹甚高广渐小至梵天
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归来
带回了大量经像、舍利等
受李唐王室邀请
他担任大慈恩寺第一任方丈
并在那里翻译了大量佛经
在他的倡议下
李唐王室掏出“私房钱”
在大慈恩寺兴建大雁塔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
西游归来的玄奘大师主持译经
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太子李治奏请唐太宗李世民,兴建一座皇家寺院,为母亲长孙皇后荐福。唐太宗应允后,李治令大臣在长安城内选一寺院旧址,新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寺院,赐名“大慈恩寺”,并增建翻经院。
经过半年的时间,大慈恩寺于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建成。这座皇家寺院刚建成时规模宏大,“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共有十余个庭院,间房。李唐王室恭请玄奘大师主持翻经院的工作,唐太宗为玄奘大师举行了盛大的入寺升座仪式。
玄奘大师晚年主要驻锡于大慈恩寺。翻经院在玄奘大师的带领下,翻译出大量佛教经典。因此,大慈恩寺被誉为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也被认为是唯识宗(法相宗)的祖庭。
玄奘大师一生翻译了众多经典,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六百卷《大般若经》。这部经共计四处、一百十六会,梵本原文有二十万颂。玄奘大师从西域带回三个版本的原文,每翻译一句都反复斟酌比对,可谓工程浩大。
当时的学徒几次提议,玄奘大师仿效鸠摩罗什大师“除繁去重”,删减部分经文。玄奘大师几次在白天动念随顺弟子们的建议,当晚梦中即见不吉祥之事。
后来玄奘大师决定,还是按照原文广翻《大般若经》。随后,他晚间在梦中见到诸佛菩萨眉间放光、亲执花灯供养诸佛、升高座为众说法、有人用名贵的点心供奉他等等吉祥之事。
因为《大般若经》篇幅浩大,且玄奘大师决意广翻、不做删减,然而当时他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时常担忧无常现前,不能完成翻译这部经的工作。所以,他时常劝诫僧众更加勤奋,不要害怕辛苦。
大雁塔底座的四周,存有玄奘大师
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刻
龙朔三年冬(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翻译工作大功告成。玄奘大师合掌欢喜,对徒弟们说:“这部经与汉地有缘呐!这是镇国之典,人天大宝!你们都应当欢喜踊跃!”
大雁塔塔名缘起
《大唐西域记》的传说
关于大雁塔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扣人心弦的传说。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摩揭陀国的一座寺院前,有一座“亘娑窣堵坡”,翻译成中文即“雁塔”。相传这座寺院原先遵行小乘戒律,僧众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因我杀)。
有一天,一位僧人见到一群大雁在上空飞翔,他戏言:“今天僧众的午饭还没着落呢,大菩萨们应该知道我们吃饭的时间到了。”话音未落,只见雁群中,有一只大雁退群,直冲到这位僧人面前,投身自殒。
这位僧人心中大为触动,把所见闻告诉其他僧众。听说的人无不悲感。为了纪念这只给他们当头棒喝的大雁,僧人们在寺前建造窣堵坡,把它埋葬于塔下,使大雁的事迹流传千古。
大雁塔的建造与修复
始建于唐高宗,后经多次修复
○李唐王室用“私房钱”兴建五层砖塔
在入驻大慈恩寺后,玄奘大师翻译出大量佛经。为了更好地储存并供奉佛舍利及佛经,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大师上书朝廷,申请在大慈恩寺里建造一座三十丈高的七层石质佛塔。
此时是永徽三年,唐高宗李治初登皇位不久,他收到了玄奘大师的申请书后,与群臣商议。可当时朝中反对声音极大,一方面石塔耗资较高,另一方面建造时间也较长。
鉴于大量王公贵族的反对意见,唐高宗把大慈恩寺佛塔的修建方案,从七层石塔变为五层砖塔。另外,唐高宗下令变卖宫中过世者的衣物,用来筹集建塔资金。
○多次修复改建,从五层“回归”为七层
武则天崇信佛教,在她主政期间,大雁塔大面积破损。于是,她下令重建大雁塔,并将塔加高至十层,也有说是增至七层或九层的。
五代十国期间,大雁塔在战火中受损,后唐王朝对大雁塔再次改建,恢复后的大雁塔为七层,是今天七层大雁塔的雏形。
明朝万历年间,王公贵族崇尚佛教。为了加固大雁塔,朝廷下令在塔体周围增砌60厘米的包层,大雁塔因此“长胖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雁塔,就是明朝重修后的样态。
○历经千年往西倾斜,新中国修复工程
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大雁塔曾发生倾斜。最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已有发现大雁塔倾斜的记载。年最严重的时期,大雁塔向西北倾斜超过1米。为保护千年古塔不倒,当地通过封井、回灌地下水等措施,使大雁塔逐渐回正。
历经千年兴衰
大雁塔默默地见证
佛教东传与中国化的进程
在历代中国人的保护下
大雁塔和玄奘大师翻译的众多佛经
得以保留了下来
大雁塔是古都西安的标志
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敬心观塔感念三宝慈悲护佑
静心读经愿你早得智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