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中观世音与观自在的千年之

2023/4/7 来源:不详

世间事无奇不有,世间人也无奇不有,同样的事,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零一个说法,其中多出来的那个就是胡说。

我如今所说的就是那第一千零一个的胡说,大家可以一笑而过,不留痕迹。如此就不用去分辨与争辩那么多的我执、着相、邪说之类的。作为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只想把观点表达出来而已。

任何一个东西出来了,就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表达对它的看法。其实这是件好事,最怕的就是像文革那样,整个世界只有一种声音,那往往会引来灭顶之灾!

《心经》首先是由鸠摩罗什传过来的,这个版本叫,后来到了唐朝,唐玄奘再次修改翻译,这个版本叫。

两位都是佛教很牛逼的翻译大师,前者是“外国人”精通汉语,后者是本地人精通外语,这两位大咖几乎玩转了绝大多数的佛系经典。鸠摩罗什生于公元-年,唐玄奘生于公元-年,两位智者时隔了差不多两百年。有了时空相隔就必然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理解,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产生是是非非之辩。

如今广为流传的就是这个,其普及的广度甚至让很多人不知道鸠摩罗什版《心经》的存在。

《心经》可谓是佛教经典的万经之首,如此重要的一本经既然有两个译本,同时第一个译本出现的时间比玄奘译本还早,那怎么可以错过呢?

(以下是鸠摩罗什版的《心经》,我标出了分歧比较大的地方)

两个译本比较起来,鸠摩罗什版明显就会呆板一些,没有玄奘版翻译的那么动听,朗朗上口,但是内容差别不大,毕竟玄奘版是根据鸠摩罗什版调整的。

过去的经书很少是自己写的,一般都是谁对谁说了什么问题,然后记录下来的。

那《心经》这些话究竟是谁对谁说的呢?

从鸠摩罗什版的《心经》看,是释迦牟尼对弟子说的。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排行榜中第一的弟子。可是玄奘将改成就容易让人联想成烧出来的舍利子了。这多少会让大众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两个《心经》版本的对比,让我最好奇的是玄奘为什么要把菩萨改为菩萨呢?虽然改掉也不会影响内容的完整性,但是这篡改的问题,会增加后世人交流上的误解。如今就这样,那些认定菩萨而不知的人就会无端端的骂另一方胡扯。

那究竟是还是菩萨?

我查找了很多资料,历史上没有记载这样的菩萨。

《心经》开篇就说xxx菩萨,行深xxxx照见xxx,然后结果是“度一切苦厄”。这句话的文字逻辑很明显就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如果一定要说是什么特别法门,有特别意义也是后面赋予上去的。

首先我们先看看是谁?

菩萨是佛家大慈大悲的思想形象代表人物,换句话来说就是思想旗帜的代言人。这么重要的大旗为什么不是释迦牟尼本人来扛呢?

这个原因就是别名,他本身就是佛,是西方三圣佛之一,从这个佛号来看就知道他的地位很牛逼,代表了正法。一个正法明了,明了正法的佛。

就像是我们中国的炎、黄、尧、舜、禹这些古圣一样,地位非同一般,可以说本身就是释迦牟尼的老师。但是问题来了,西方三圣之一的大佛为什么要自降身份作菩萨呢?果位比释迦牟尼佛的地位还低呢?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菩萨发愿要渡一切众生,众生不渡完他就不成佛。这意思就是他已经去过佛界了又跑回来,他不忍心看着大家苦恼而自己独自偷欢,必须把大家一起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是多么伟大情操啊!

《心经》就是对弟子说关于菩萨修行的事情,同时也道出了“观世音”这重要的修行法门。

《楞严经》卷六所说,“观世音”是这位菩萨最初修行的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被当时的如来所赞叹并赐名。持咒的原理就是向内发声,逐步隔绝外面的世界妄音,进而走入不一样的境界的一个法门。(前文我简称音波功)

那为什么玄奘要把改成呢?

这只能怪那个时代有个叫李世民这么霸道的人,他是老大,大家都得让着他,不能用这个“世”字,说什么“避讳”,所以玄奘就被逼活生生的将改成了。不过也挺好,观音菩萨又捡了一个外号观自在菩萨。

问题是为什么要改而不是别的呢?

玄奘认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智慧,洞彻“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达到“观自在”境界,所以就用取代了。

后来通指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

究竟有什么了不起呢?

的确很了不起,自在就是说,你爱怎么就怎么的,反正我就在那,与你没半毛子关系,也不需要同你扯什么关系,我就那样自主自我地绽放着。好比一朵花一样,它顺着自性在风中绽放,你来了它不会因你而多增一点,你不来它也不会减少一点,就是如此的任由自然。

说到就必须说,人之所以那么喜欢拼舞台,争先恐后的爬到舞台的聚光灯下,就是因为存在感的缺失。站在舞台中间,你看着一堆人,你被一堆人看着,他们见证了你的存在,所以你的心很踏实。

有人说这是虚荣心,不!不!不!不仅仅是如此,它还是你曾经存在的证明书,自己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像一个人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一样,只能别人来证明。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突然停电,电话没信号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