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功德和福德这两大修行资粮,究竟有什么

2023/4/7 来源:不详

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4.html

01《红尘说禅》系列第篇

功德和福德这两个名词大家应该都经常听说,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许多师兄可能都把它们搞混了,这里面尤其是功德。

比如我经常听到有师兄对我说,今天做了什么好事,增加了多少功德云云,其实这是不对的——做好事并不会有功德,只能说是有福德。

对此不要说大家了,就算当年的梁武帝都没有弄明白,这位君主可以说是历史上对佛教最狂热和虔诚的人,在他一生中不知道盖了多少庙,供养了多少僧众,甚至不惜自己出家再让大臣们花重金把他赎回来,好变相为寺庙布施,“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法盛世就是他一手创建的。

所以梁武帝自认为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从印度千里迢迢赶来,在广州登岸我国之后,也曾经和他会面过,交谈中梁武帝就得意洋洋的把自己对佛教所作的巨大贡献列举了一番,然后问道:“我这样功德一定很大吧?”

但是达摩祖师这样的高僧自然不会为了取悦对方而说一些虚伪的话甚至妄语,他也不怕梁武帝不高兴,直接很诚实的告知对方——您这样做毫无功德。

梁武帝一听顿时很不高兴,两人草草交谈了几句后他就下了逐客令了,达摩祖师也看出两人之间无缘,这才“一苇渡江”去了嵩山少林寺,后来有人提醒武帝达摩祖师乃是真正悟道的高僧,他这才追悔莫及,可惜派人去追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这里面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梁武帝和达摩祖师无缘——和一般以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的高僧不同,达摩祖师只是因为印度佛法式微,而我们中国有大乘龙象之气这才来这里找人传授禅宗衣钵的,他要找的只是上上根器之人,而并不追求数量。

而另一方面梁武帝虽然做了很多弘法的善业,堪称佛教大护法,但是自己却没有修持奉行,所以始终没有得到智慧,当然,自然也没有功德。

那么福德和功德这两“德”究竟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就来仔细介绍,简单来说——这两者一个修的是慧,而另一个修的是福,虽然都很重要,乃是二足尊的两面,但获得方式完全不同。

02功德——目标求智慧,只有自己修行才能获得,而且很容易失去

我们先来谈谈功德,这个大家一定听了太多次了,也明白这是学佛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把学佛比作一场长途旅行的话,那么功德就是最大的资粮,可以说一日都离不开,否则根本寸步难行。

那么具体什么是功德呢?其实就是求般若智慧的种种方式,只要对找回自己的真如本性有帮助的一切方式,都是在积攒功德。

比如说净土宗的念佛,密咒的念咒,其目的都是为了定心,这是功德;比如说天台宗的“止息”和“观想”是为了去除妄想,也是功德;律宗的持戒可以减少“贪嗔痴”等毒害,也是功德;至于禅宗那就更不用说了,明心见性,立地成佛,宗旨就是以慧剑破一切虚妄。

像是禅宗六祖惠能对此更是做出了精妙的总结——功德在法身中,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法身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三身佛之一的法身佛,是智慧的象征,能够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是功,没有分别心的平等对待一切人就是德。

所以要想得功德,做多少好事都没用,靠人帮助也没用,必须要自己脚踏实地的一点一滴去修行,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清净,更平和。

但是功德非常难积累,想要让它没有却很容易,比如佛法有一句话叫做——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意思就是说一旦失去理智和平常心开始发怒,然后之前积累的功德就都没了,就像是被一把火烧个干净一样。

03福德——可以获得福报,但无法解脱和消罪

说完功德,我们再来聊聊福德,这个相对容易理解——就是做好事,尤其是弘扬佛法,更是积攒福德最好的方式,也被称为种福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出家人都是放弃自己的一切,为所有众生来修福的,大家不要觉得布施僧人一碗饭,一杯水,一件衣服是在施舍,其实你得到的福报远比你舍出去的大无数倍。

就像是曾经有一个人,在灾荒的年代中供养了一位辟支佛一碗粗粝的饭,而自己却忍饥挨饿,所以得到的福报是未来的几十次投胎都在大富大贵人家,钱怎么都用不完,因为他很虔诚,并不求任何回报,完全是以“三轮体空”的方式在行布施。

而我们最上面说的梁武帝,全心全意的弘扬佛法,修建寺庙,就相当于是积攒了无穷无尽的福德,未来也会有无量福报,只不过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有得到佛家的般若智慧,最多也只是天人福报,连色界天都上不去,更不要说跳出三界外了。

所以达摩祖师的“法眼”才看不上他,但这绝对不代表福德不重要,如今绝大部分众生冷漠自私,最欠缺的就是这个。

六祖对此也有开示——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这等于告诉大家,千万不要把修福德当做是修行,这个并不能消灾免罪,所以你后面福报自然有,但是罪业也仍然在,唯有修行得功德才能真正解脱。

04红尘说禅

以上就是“功德”和“福德”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功德更加偏重于自我的修行,得到的回报是智慧,而且只能靠自己,就算佛菩萨也不能帮你;而福德则是偏重于利益众生,行善做好事,这个可以分享也可以互相帮助,得到的回报是福报,比如健康,富贵,漂亮,长寿,小人远离种种都是。

那可能有师兄问了,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既能修功德又能修福德呢?别说,这个还真有,那就是法布施,因为你要为人说法,首先自己要有智慧,要修行,还要掌握文字般若等等,不然别人怎么看得懂听得懂呢?这就是功德。

其次你为众生说法,等于是帮助大家解除烦恼偏执和妄想,这当然是做好事,利益众生,而且还是最高级别的好事,当然也是在修福德。

所以布施才被称为佛法中最重要的法门,有着一法摄万法的妙用,也就是华严经中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要想修行有效果,绝对离不开布施,这点还望各位师兄一定要牢牢记住。

——学佛乃智者所为,红尘如梦幻泡影,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愿三恶道日减一生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