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般若 > 般若种类 > > 深邃心经浅浅解

深邃心经浅浅解

2023/6/4 来源:不详

黄念祖大德在《〈心经〉略说》一文中讲到:“一部《心经》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是一个「照」字。”

其实这个“照”字,更应该是特指武则天所创造的“曌”字。

曌:读音zhào,同“照”,意指日月当空,普照大地。

从读音上看,认同了“照”这一行为手段。

从字形上看,“曌”是由上“明”下“空”两字组成,包含了“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句子的所有含义,直指“明空”这一目的(亦是结果)。

观音菩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段文字中出现了《心经》的文眼——“空”字,其实,不光《心经》,乃至整个般若部佛经的文眼都是“空”字。

“空”字何解?

日本禅院

金克木先生在《〈心经〉现代一解》一文中曾提及到,“这个‘零’字的印度原文就是‘空’字。‘空’就是‘零’。什么也没有,但确实存在,不可缺少。‘零’表示一个去掉内容的‘空’位。”

零≠无。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诸位的资金账户中整数后每加一个零,财富会是以前的十倍,可同样加再多的无,只会保持不变。

游戏图

这时候,有人会质疑,“无”既然是没有、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任何改变和被改变的可能了。岂不是刚好符合“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一段文字的含义吗?

可是,中学时学过的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同样符合“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一特性!而且是动态的!

佛经中的轮回也应是根源于此。轮回亦只是能量/质量守恒定律在特别领域的一种实践而已。

涅槃图

“空”字是否就是“无”,肯定不是。“故空中无色”一句中同时出现了“空””、“无”两个字,可见两者之间是不同的,不然的话,只用其中一个字岂不是更妙?!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首楞严经》)这一句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既然空≠无,那么空的本义是什么?

沉思者

从前文看,“空”就像整数“零”,是一种永远存在的状态。

《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句与“是诸法空相”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得出“空=虚妄”这一结论。

香港词人黄霑生前曾对外国人将“空”字译成“form”一词赞叹不已。form作动词时,本义形成。其蕴含着变化之词义。

综上所述,“空”是一直在变化而又一直存在的一种不断循环往复的状态。缘于“空”,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没法一直保持原貌,一切变得无常了。

明空之目的是为了破除我执,不再拘泥于外在的假象,直指人心,从而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奔向自由

《心经》文义深邃,影响亦深邃。就像一枝怒放的鲜花,香气四溢。解读《心经》者众多,此文只涉及“空”字的解读,是极其肤浅的解读。

参考资料:

《金刚经》

《首楞严经》

黄念祖《心经》略说

金克木《心经》现代一解

梵花若净《心经》一瓣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