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人间净土乃和谐世界之根本重楼逾陀

2024/9/13 来源:不详

一、求生净土到创建人间净土我们众生的存在,是存在于所占领的空间之上;我们众生的活动,又是活动于广大的空间之内·任何有生命的动物,高级的也好,低级的也好;空中飞的,海内游的,陆上行的,他们的生存与活动,都是依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决不可能无所依住的,就是诸佛菩萨亦然。

依佛法说,能活动的生命是正报,所活动的场所是依报;所谓正报名为有情世间,依报名为国土世间。“国土世间”有净秽的差别,“有情世间”有苦乐的不同,我们发心依照佛法修学,所要做的事情,虽说有无量无边那么多,但若把它总括起来,实不外于“净化世间以进趣出世之寂灭”。

就“净化国土世间”说,就是将那秽恶的世间净化为清净的世间;以“净化有情”说,就是将那痛苦的身心净化为快乐的身心。如何将这两大任务达到圆满完成,主要在于一个“净”字。而“净”之所以为“净”,完全在于内心的清净。

印顺导师根据经义曾说过这样四句话:

“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

可见佛法的精义在一“净”字;佛教所对治的重点又在于一个“心”字。《楞严经》云:

“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大般若经》云:

“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造。”

藏传佛教《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云:

“心性普作王我自身者,即是一切诸法之宝藏。”

南传佛教《法句经》云:

“心是诸法的前导者,心是主,诸法唯心造。”

可见一切法门,以明心为旨,一切行门,又以净心为要。因此,是以修学佛法的行人,应如何做到在“心净”这点上痛下工夫,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才能做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然而,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喜爱不同,对于清净所下的工夫,自然也就有所差别了。如小乘根性的有情,见到人世间的秽恶,身心界的无限苦痛,乃积极的要求对于个己身心的净化,希望从身心的净化中,灭除无始来的惑、业、苦的三杂染,入于灭身情智的清净涅槃中,不愿再在这秽恶充满的苦痛世间逗留片刻,所以他们对于净佛国土的大事,不发生任何一点兴趣。

但大乘行者则不然;菩萨以为,个己身心清净,固然是很要紧的;而国土清净的工作,也丝毫不可忽略。所以《大般若经》说,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是“摄受大愿无边净土”的。因为,菩萨以救度众生为本,为了摄化无边的众生,同来修学佛法,必先为众生造成一个理想的美满环境。是以如何净佛国土,就成为菩萨和大乘行者的重大任务。

净土法门的修学可以说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广,并且早已深入到民间。然而由于在弘扬这一法门时,弥陀净土的偏颇发展,致使一般佛法行者,只知有弥陀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知有其他净土的存在了。殊不知,就佛法所说的净土,不仅仅限于西方净土,佛在经中开示吾人,“十方净土是随愿往生”的。

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固是仰信如来所说不虚,一方面也是从事实上所获得的确信。诸位知道,世间的一切,从缘起的观点看,没有那一样是绝对的,一切无不是相对存在的。根据相对论来讲,现实中既有秽恶的国土,也必有与之相对待的清净国土。

举最现实的例子说:如有很多的佛教道杨,在某个时期内,还是一座龌龊的荒地,待经过人工改造建设后,居然成了一座巍峨庄严的道场。虽说外在的环境,还是那样的浊恶,而道场内的环境,郤可说是清净庄严。

又如一座美丽的花园,如有人在那儿整理清洁,自然成为游人向往的好去处;假使没有人去照顾它,让它蔓草横生,任人便溺,不久必会成为一块污秽的荒地,可见净秽完全在于有情如何去行;可见国土的净秽又是随有情的净秽而来。禅寺之所以能由一百年前荒僻山林中的一间小茅蓬发展成为今天南天佛国中的世界著名佛教道场,正是因为历代住持和住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利益社会大众的结果。宝莲禅寺百年变迁的历程,可以充分证明“净土世界完全可以在我们人间建立”。

话虽这么说,可是事实上,我们所住的国土是一浊恶的国土,必经予以合理的净化,始能改变它的面貌,不然,我们身处在这世间中,四周围的环境,总是逼恼着身心,不能获得身心自在。所以怎样建立人间净土,实为当前佛子的重要课题。无可否认,当前这个世界,不但充满秽恶,而且太过险恶。我们大乘行者,决不能一走了之,必须本着佛法的悲愿,为这个世界多多设想,唯有将这世间转化为净土,人类才能获得安全美满的生活,世界才能和谐安定。

二、心灵的净化,人间净土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印度是娑婆浊世的国土之一,不但古代是很肮脏的,就是现在也很污秽。但在《维摩诘经》里告诉我们:维摩诘居士所住的毘耶离大城,尽管是杂染不清净的,但维摩诘居士的家里,郤是一尘不染的净若天宫。

《法华经》里又告诉我们:“娑婆世界坦然平正,其诸菩萨咸处其中”,由此看来,所谓净土,并不离开秽土,即在秽土之中,同样寓有清净国土,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怎样去做。其实,佛法所说的净土,不仅重视外在国土的净化,而尤重于有情身心的净化,如果身心不能得到净化,外在环境不论怎样的净化,居处其中的有情,仍不能得到安定,所以说,净佛国土的建立,首先又在于有情的身心净化!佛陀创教的本怀不是为了建立一套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而是为了引导芸芸众生了知生命痛苦的真相及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群,人类所面对的痛苦也有所不同。历代的高僧大德们依照佛陀契理契机的教化原则,施设不同的教化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众生烦燥不安的心灵安顿下来。

从这种意义上讲,就如百川归海,万法归宗,汇归于“安心”两字。人心的安定,就是在社会的安定;人心的清净,就是国土的清净;人心的和谐,就是世界的和谐。由此可见,人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开发心的潜能对培养健全的人格,创立人间净土,建构和谐社会和创造世界和谐无疑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法句经》第一偈云: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这首偈说明污染的心灵是产生痛苦的根源。

《法句经》第二偈云: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这首偈说明清净的心灵是产生快乐的根源。

《维摩诘经》云:

“若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句话说明,美好的社会从清净心开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社会问题,便会怨天尤人,把自己的不开心归咎于别人。其实,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更非一人一事之因所造成的,而是由众人的共同行为,众多因缘聚合而成的,这便是共业所感。因此解决大众目前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自然要从心入手,更要从我做起。

一个人若能不断提升自我,自己的未来一定美好;若能万众一心拼搏,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大众若能一起行动起来,清洁环境、减少污染,我们的居住环境就一定会变成风光旖旎的人间净土。综上所述,人间净土的建立来自于人心的净化;和谐世界开创的根本又在于人间净土的建立。因此,我们可坚信,在大家的精诚团结和共同努力下,从自我发心开始,从心净、心安、心平开始,从平常心、欢喜心、慈悲心开始,由“心动”而“行动”,那么我们一定能创立一个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间净土,一定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最后我以心香一瓣,祝愿世界和平,人类幸福,佛日增辉,正法久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