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超70万,与山西省仅一
2025/5/8 来源:不详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大荔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与山西省仅一河之隔。在历史上,金塔古寺,位于大荔县城北城门内,原名“般若寺”,隋文帝杨坚诞生于此。也即西魏大统七年(年)六月癸丑夜,杨忠之妻吕氏(名苦桃)于冯翊(今大荔县)般若寺生下了杨坚。
一
首先,大荔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陕西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南界渭河与潼关、华州区、华阴市为邻;西绕洛河与临渭区、蒲城县毗连;北沿台原与澄城、合阳县接壤;东濒黄河与山西省永济县相望,也即该县与山西省仅一河之隔。介于北纬34°36′—35°02′、东经°43′—°19′之间。总面积平方千米。就大荔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先属大荔戎国,后成为秦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先属魏国,后属秦国。
二
公元前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渭南市大荔县一带属内史临晋县、德县。汉高祖二年(前年)临晋、德县(曾赐作周勃食邑),同隶河上郡。东汉建武二年(26年),在该地区设立临晋县,隶左冯翊。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大荔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彼时,冯翊改名冯翊郡,仍治临晋县,隶雍州。西晋武帝末年,改临晋县为大荔县。由此,就大荔县这一建制,始于西晋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后秦时期,大荔县复名临晋县,隶冯翊郡。西魏大统七年(年)六月癸丑夜,杨坚出生于今大荔县一带。
三
公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该地区属同州武乡县、朝邑县。大业三年(年)改武乡县为冯翊县,改同州为冯翊郡,二县属之。唐朝贞观元年(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今大荔县一带分属冯翊、朝邑二县。乾元三年(年)将朝邑县改为河西县并移治盐坊,属河中府。大历五年(年)复名朝邑县。北宋初,同州隶关西道,该地区属同州下辖的冯翊、朝邑二县。至元六年(年),废冯翊县,地归同州直辖,今大荔县一带属之。
四
最后,明朝洪武二年(年),奉元路改为西安府,同州西安府,今大荔县一带随属之。在明朝时期,该地区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清朝雍正十三年(年),同州升为同州府,并复设大荔县,在此基础上,大荔县属陕西省同州府。到了年,大荔县属关中道。年,大荔县直属于陕西省。年,大荔县属渭南地区。年至今,大荔县属渭南市。截至年底,大荔县总面积达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72万人,也即为陕西省人口较多的一个县。
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