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师的大丈夫之相
2025/4/10 来源:不详清朝的道乾尼师,字世禅,是杭州双溪镇陈姓人家的女儿。十七岁的时候,就在浙江嘉兴的萝庵出家了。
尼师生性喜欢清净独居,阅读高僧大德参禅开悟的公案,因此立下了见性成佛的志向。
受具足戒之后,道乾尼师就前往天台山的国清寺参访宝林珍公。一见到珍公,尼师就问:“如何是大丈夫之相?”
珍公回答道:“等你除去了五障烦恼之后再过来,我就告诉你。”
道乾尼师说:“如果是这样,我就要瞒着和尚离开了。”
珍公说:“你是在哪里学的这些虚浮滑头!”
道乾尼师不觉间汗流浃背,于是便虔诚地向珍公顶礼。珍公反过来问她说:“如何是大丈夫之相?”
道乾尼师对着和尚摊开双手做为回答。就这样,尼师得到了珍公的印证,随即便接受了珍公的传法。
道乾尼师对着和尚摊开双手做为回答。就这样,尼师得到了珍公的印证,随即便接受了珍公的传法。
尼师已经得到法要,于是便停止了参访,安顿在浙江杭州的草庵。庵院破败不堪,但是道乾尼师在庵中生活修行却安然自在。她平时修行脚踏实地,无论遇到顺境逆境,心境都是一样的平静。
平日里诵经一字一拜,就这样拜满了三遍《华严经》,又课诵《大品般若经》数十部。因此她的道行就这样传播开来,一时护持她的施主云集,庵中的各个殿堂也逐渐建立了起来。
尼师又在庵中设立了念佛堂,木鱼声日夜不停,如此修行了四十年之久。
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〇年)冬天,道乾尼师示现轻微的疾病。十一月十一日,她告诉徒弟们说:“我明天寅时将往生西方净土。”
到了时间,尼师留下了一首偈子:“八十八年,无贪无恋。归去来兮,水清月现。”说完之后就让大众同声念佛,吉祥往生了。
道乾字世禪。嘉禾雙溪陳氏女。年十七。出家於秀州之蘿庵。喜清淨自居看古德機緣。遂發明向上志。圓具後。詣天台國清寺。參寶林珍公。見時便問。如何是大人相。珍曰。待汝除卻五障來。即向汝道。乾曰。與麼。則瞞和尚去也。珍曰。汝那裏學得這虗頭來。乾不覺汗流浹背。便禮拜。珍復問曰。如何是大人相。乾展兩手示之。珍公印可。旋受衣拂。乾既得旨。罷參。住南湖之草庵。庵破敗不堪。處之晏如也。操履真實。順逆一如。平居一字一禮。三轉華嚴。課大般若經數十部由是道風遠著。施者雲集。次第建諸殿堂。其庵居偈曰。學道殷勤年復年。從今不著有無邊。歸家莫便家中坐。好為人耕劫外田。又於庵中設念佛堂。晝夜魚聲不絕者。垂四十年。嘉慶二十五年冬。示微疾。十一月十一日。謂其徒曰。吾明日寅時。當去矣。至時說偈曰。八十八年。無貪無戀。歸去來兮。水清月現。命眾同聲念佛吉祥而逝。
西史氏曰。自古及今。禪淨雙修。而出自女眾者。葢鮮矣。至其居不求安。殷勤辦道。宛具大人之相。苟非真實了當其可勉強為之耶。
——《净土圣贤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