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雕刻探秘千年桃木文化

2025/4/8 来源:不详

桃木,五木之精也,自古便是佛道神木,有镇灾辟邪之说,亦有“仙木”的美誉。

桃木避邪之说源于夸父追日,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因此桃木成为用途最为广泛的驱邪制鬼材料,中国最早的春联便是用桃木做成,可见其在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辞源中有“古代选桃木枝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的记载;汉代时,人们刻桃木印挂于门户,称为桃印;宋代时刻神荼、郁垒二神像或只写大名于两块门板之上,也称“桃符”或叫“门神”,百鬼畏之……

千百年来,以桃木降百鬼的传说可谓丰富多彩,而以桃木为载体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也被赋予镇宅、纳福、辟邪、招财等吉祥寓意,形成独具特色的“桃木文化”。

在山东肥城,历来有种桃的历史,被誉为“中国佛桃之乡”,肥城佛桃是历代皇室的贡品,而肥城桃木则因质密细腻、木体清香,被视为辟邪镇灾之神物,深得佛道人士所青睐。

顾宗伟,法号“了尘”,生于肥城,长于肥城,自幼在桃林玩耍,吃佛桃长大,对桃木有着不一样的情愫。

顾宗伟的爷爷顾宜云是位桃木雕刻的民间艺人,在顾宗伟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教他雕刻一些桃木辟邪的小摆件,家庭的环境熏陶加上平日的辛勤练习,顾宗伟的桃木雕刻技艺愈发精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顾宗伟除了学习桃木雕刻技艺外,还潜心研究桃木文化、传统吉祥文化和佛学“禅”文化,将肥城桃木文化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融合在一起,年顾宗伟在般若寺皈依佛门,法号“了尘”。

如今,顾宗伟与很多志同道合的手艺人创作了许多避邪桃木佩件和家居风水桃木摆件及挂件作品,如桃木小人、桃木手串、打神鞭、枪戗锏、别针五件套、长寿如意等等。

肥城桃木传说

传说在肥城县城以西,有一山名曰陶(桃)山,陶山至小泰山之间,环绕山顶的是拔地通天的悬崖峭壁,雄奇险峻,绵延数十里,七十二个洞穴天女散花般分布在峭壁上,这七十二洞,洞洞都有妖魔鬼怪。每当夜幕降临,七十二洞妖怪便钻出洞来,闯进肥城,群魔乱舞,兴风作浪,祸害百姓,涂炭生灵。此事传至东海度朔山,山上神荼、郁垒二神听后怒不可遏,他们飞速来到肥城,就地取材,折桃枝为武器,将妖魔鬼怪打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侥幸逃走的妖怪看见桃枝便魂飞魄散。因东海与肥城呈西北--东南走向,神郁二神走到肥城所折桃枝是朝东南的,所以朝东南的桃枝便有了灵气。此后,当地百姓便将朝东南的桃木枝折下,或做成宝剑悬于室内,或刻成桃人、桃符悬于梁上、门后,妖魔鬼怪望风而逃,再也不敢近前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9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