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集二乘見道與煩惱習氣之關係

2022/6/19 来源:不详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線上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單元。

在上一集中,我們為大家講述二乘見道的內涵與檢驗是否已斷我見的方法;斷了我見,在二乘菩提解脫道中,就是初果人。初果人,又稱為預流,也就是預入聖流,有見地;但是往往還有許多言行好像世俗人,只是預先把他算是聖者之流而已。在解脫道中,二果人稱為一來,一來是死後生到欲界天中,再下生人間成為阿羅漢;三果人稱為不還,「不還」就是不還來欲界,必須證得初禪才能離開欲界;四果人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捨壽可以入無餘涅槃。

在上一集中,我們也談到欲取證初果解脫,當以求斷我見而斷三縛結為最重要之事;如果三縛結斷了,即使是最懈怠、最遲鈍的人,也可以因此而極盡七次人天往返而出離三界生死,然後才是求證法界實相的禪宗開悟境界;因此,斷三縛結就成為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能否成就之關鍵所在。所謂三縛結,包括我見之結、疑見之結、戒禁取見之結;三縛結的初結就是我見,我見歸屬於六根本煩惱五利使中之身見所攝。六根本煩惱包括:貪、瞋、癡、慢、疑、惡見。惡見稱為五利使,共有五種煩惱結使:首先是「我見」,或者叫作身見——以我為身,梵語音譯為薩迦耶見;第二種叫「邊見」,落到斷見或常見中,不然就是有增有減的執著中;第三種叫作「見取見」,見取見就是認為自己的法永遠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他只是一心想要贏過別人,所以見取見是以鬥爭為業的;第四種叫作「戒禁取見」,由於錯誤的邪見,而去施設一種戒法或一種禁制,叫你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的,這叫作戒禁取見。外道對於解脫生死所施設的不如理作意的戒法,都是由種種的邪見而施設的,這都是由戒禁取見所引生,這五個錯誤的見解就是惡見。因為這「五個結使」比較容易斷除,真見道時就可以斷除了,所以稱為「五利使」,又稱為見惑。若推究五利使的根源即是我見,我見若斷,五利使隨之即斷,成為大乘通教中之初果菩薩,也即是聲聞教中的初果聖者。

而其餘的貪、瞋、癡、慢、疑等五個煩惱,乃是行者於世間種種事之緣起性空不如實現觀,所以令這五種結使不斷,遇境便生貪愛,為境界受所驅使,所以名為使。這五種結使是因為久劫熏習、執我而起,因此難斷,必須在歷緣對境中漸次修除,轉易為無漏清淨法種;由於其性遲鈍難斷,故名鈍使。這五鈍使也稱為我執,又稱為思惑。合五利使與五鈍使名為諸使,也就是六種根本煩惱。

各位菩薩!從以上所說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我們就知道它可以分為五利使與五鈍使兩大類,五利使在見道時就可以斷除,而五鈍使則須在見道後歷緣對境中漸次修斷,才能斷盡我執而成為無學。

琅琊閣於年10月24日的網路推文中表示:(〈佛典選讀(2):如何分辨誰是聖者?〉,琅琊閣。)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對於證果之事,平實導師是這樣教導弟子的:(《明心與初地》,佛教正覺同修會,頁34-35。)因此,正覺同修會固然是以教導學人「斷我見、斷三縛結、證初果」,乃至實證三乘菩提為目標,但從不標榜證果,也不認為「不管大乘或二乘見道後,可以頓時斷除非常多的煩惱」,更不認為「見道就是絕對進入不退轉位」,否則就不會有前後多批人退轉的事情發生了。

而琅琊閣在推文中所主張的,我們把它分成兩部分,首先就「不管大乘或二乘見道後,可以頓時斷除非常多的煩惱」作說明。二乘人所證的菩提叫作二乘菩提,名為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他們所證的菩提,是要斷除煩惱——斷我見、我執煩惱時——才能證得,也就是斷見惑與思惑,這是解脫道的修法。而菩薩仍然要修解脫道,可是菩薩的解脫道是慢慢來修的;譬如有一些菩薩並不是先證得聲聞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然後才來證佛菩提,他什麼煩惱都沒斷,就是努力地修學大乘佛法;就在我見與我執等煩惱都還沒有斷的當下,卻找到了第八識,使得他的般若智慧開始出現;當他的般若智慧出現時,他的我見也同時斷除,從此以後就是悟後起修,漸漸去斷除聲聞人所斷的我執煩惱。

因此,菩薩不急著斷我執,不急著取證有餘涅槃,而是以修學無生法忍為主。在這過程當中,是以超過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緩慢地次第修除煩惱,而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利樂有情、教導有情同證般若,而不是在取證有餘涅槃上用心。所以菩薩在七住位明心時,如果努力進斷我執的話,一生就可以成辦,一生就可以成為阿羅漢;但是菩薩並不在這上面用心,所以菩薩證悟般若之後,如果還有很重的貪、瞋等習氣,這也是正常的,表示他還停留在第七住位中,沒有往前進修。菩薩的主修是在般若實相的智慧上,是自心如來藏本來解脫的智慧,而不在事相上去取證解脫果。所以菩薩所證的菩提,不是因為斷我執而證得的,而是在我執煩惱還很重的時候,就證佛菩提了。所以禪宗祖師破參後的我執習氣大多仍很深重;而且破參後也不急著求證有餘涅槃,而是在救度眾生同證般若上用心,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從此斷三縛結、永離三惡道。

從以上所說,我們就知道不管是大乘或二乘見道後,都是無法頓時斷除非常多的煩惱;《楞嚴經》中世尊開示我們:(《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0)也就是說,不管是二乘菩提中的斷我見,或是大乘菩提中找到第八識如來藏,都屬於頓悟;悟了之後,依所悟的見地次第進修,才能漸次圓滿解脫果和佛菩提果的修證。而事相上滅除煩惱障或所知障,則不是一時之間可以頓除的,要藉著事修為因才能次第斷盡這些習氣種子。

所謂習氣,是指往世行支熏習成業種,因為業種的緣故而受此世生;於此世中,一切非依教導而自起之慣性行為,都稱為習氣。一切聲聞、緣覺雖然斷煩惱障,能出三界生死,但是煩惱障的習氣業種仍未斷除;往昔無量世中所造行支業種,尚未現行受報而轉易,故其業種仍存;業種仍存的緣故,所以習氣必然存在。因此難陀比丘雖是阿羅漢,然若有所作、有所說者,必先顧視女眾說已作已,後及男眾,此皆由於往世煩惱障中淫欲習氣未斷除故而有此餘習。因此,阿羅漢與辟支佛雖然斷了根本煩惱,但仍有隨煩惱的習氣未盡,往往因世人之辱罵、杖石而生瞋,唯是不相續其瞋爾;於瞋如是,於貪、癡、慢、疑等所生隨煩惱習氣亦復如是,隨境現行而不會相續。

因此,琅琊閣所說「正覺同修會將會內開悟聖者言行上的缺失,定義為習氣;未明心者的缺失,定義為煩惱」,都是由於不知道煩惱與習氣之分際的緣故。譬如這兩年來,他們積極透過網路公開毀謗佛法僧三寶,無根毀謗平實導師、親教師及執事幹部,乃至破和合僧等,處心積慮想要瓦解當今世上唯一弘揚正法的道場,令正法滅絕;如是心行惡劣、貪瞋癡具足之人,又奢言能斷除煩惱障之習氣呢?吾等對於他們如是不顧未來無量世的三塗業報,除了悲憫、還有更多的不捨啊!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探討有關不退轉的問題。所謂不退轉,可分為信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究竟不退等五種。《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佛云:這一段經文意思是說:眾生自無始以來,不斷熏習種種世間法,為了五欲的享受而不斷地造業,所以心裡面大多是充滿了貪、瞋、癡三毒;如果能對佛法開始產生愛樂和理解,就能逐漸對三寶生起具足的信心,自然就會開始修行,清淨自心,轉變心性,調伏三毒;而這時間的長短則因人而異,有人一劫、二劫乃至十劫,才能信心具足、十信位圓滿而進入初住位。進入初住位開始修菩薩六度萬行,從初住位修布施、二住修持戒、三住修忍辱、四住修精進、五住修禪定、六住修般若,於第六住位修習波羅蜜多,正觀現前的時候,如果沒有諸佛菩薩、大善知識攝受,令他排解疑惑的話,往往會因為信力不足而不能生忍,便不信自己所證得的第八阿賴耶識是真實心體,不信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因此就會退失於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瓔珞本業經》又云:(《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也就是說,親證實相心如來藏以後,如果沒有值遇大善知識攝受教導,往往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失大乘無生忍,對如來藏本來無生不能生忍,般若智慧就無法現前;般若智慧無法生起,就會為惡知識所誘導而產生大邪見,有了大邪見就會造作五逆等重罪,無惡不造,這就不能稱為習種性的三賢位菩薩了。

因此,信不退是指初住位到六住滿足的人,位不退是指第七住位到十迴向位滿足的人,再上去就是行不退。所謂行不退,是指初地以上到七地滿心為止。初地以上的菩薩,縱使因為眾生難度、恩將仇報,有時不免心灰意冷,但是回心一想:還是得要回到利益眾生上來,才能修集成佛所需的廣大福德;還是得要繼續進修無生法忍,才能地地增上而成就佛道。所以有時雖因眾生難度而產生心念退失的現象,但是在身口的行為上,是絕不會退失的,這就是行不退的菩薩,是初地到七地滿心位的菩薩。

念不退,是指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們因為滿足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也修斷了許多二乘聖人所不曾修斷的煩惱障習氣種子,又因為具有三明六通,也親證了無生法忍的九種現觀,又加上七地心所證得的念念入滅盡定,再加上佛為其加持而證得「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已經於相於土自在,根本就不掛心眾生易度難度的問題了,也就不會產生心念上退失的現象;直到等覺地滿心位,都不會再有念退了,所以稱為念不退的菩薩。至於究竟不退,那當然就是佛地的境界,因為一切的身口意行,都已經純然清淨而絕無半點染汙,所應修證的法也全部具足,佛菩提道的所有妙義及實相,已經無所不知、無可再修證了,所以稱為究竟不退。

綜合以上所說,我們就知道「不退」的意涵函蓋面很廣,不是一般人所瞭解的那般粗淺。而如今琅琊閣所說「見道就是絕對進入不退轉位」,在這裡我們要請問琅琊閣諸君:「你們證悟了嗎?」如果已悟,為什麼又會退轉?如果未悟,有什麼資格談不退轉呢?請您等必三思再三思,畢竟值遇正法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今天就為您說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