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一道圣旨皇帝勅谕文武群臣卷宣德
2023/2/2 来源:不详前言:今天带领大家一起品读一道大明朝的圣旨——《皇帝勅谕文武群臣卷》,这是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第一年的新年通告,书于明宣德元年正月初三日,是朱瞻基首次以皇帝的身份向群臣发布的诏书,具有登基诏书的性质。在这份诏书中,朱瞻基明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对群臣的期待,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勉励群臣勤政爱民,君臣一心,把国家治理好,让天下人共享太平,最后,在诏书结尾的时候,告诫群臣说,如果有谁胆敢胡作非为,有祖宗的成法在,他作为皇帝也不敢徇私枉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用来震慑他爷爷朱棣留给他的满朝老臣。因为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只当了不到十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所以,当时的朝臣大部分都是朱棣朝留下来的,他们对于朱瞻基这位小年轻未必充分尊重,所以,才有了这份诏书中的言辞。
从语言的角度来讲,用词非常稳重,开卷即有一股浓重的古朴之风扑面而来,行文非常厚重,整篇诏书的行文基本都严格合乎文法,即便是用现代语言学中的语法规则去勘定,也基本完全严丝合缝,几乎没有任何语法错误,没有明显违背语法规则的地方,只有极少数的地方语法有瑕疵。也就是说,虽然这是大明朝最高语言水平的作品,但是,依然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他们没有科学的语法理论的指导。由此可见,古人行文,虽然他们并没有接触到任何语法知识,但是,在日积月累的阅读过程中,也会凭借个人的聪慧和资质,培养出足够充分的语感,以此来帮助自己使用汉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沟通彼此之间的想法,而科举考试就是选拔出具有这种优秀语感的读书人来。
另外,这份诏书的书写形式也非常特别,乍看之下,有点杂乱无章,看上去参差不齐的,不知道其中是什么路数,其实,如果仔细探究和思考就会发现,所有的“皇”、“天”、“祖”这种与天家有关的字眼都需要从最上面定格书写,其余的文字需要矮两行,即便一个纵列只写了两三个字,但是,只要是碰到这几个字就要重新另起一列,以此来区别天家的独树一帜,和尊显皇家的尊贵和威严。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当政10年,在明初四位皇帝奠定的基础上,倚靠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及尚书蹇义、夏原吉进行理政,此时是明朝初期统治秩序最稳定的时期。由于他的勤政,朝廷行政事务也更为规范化,这件楷书出于宣德时期中书舍人之手,书法具有典型的宣德年间的时代特征。
纸本,纵39.3厘米,横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文
勅谕文武群臣夏原吉等。
皇帝勅谕文武群臣:
朕惟君国莫大于奉天,守成莫重于法祖;为臣之道,莫切于忠君而爱人。朕嗣承鸿业,惟天惟祖宗付畀,夙夜祗敬,励精思理,不敢怠宁。
今肇岁改元,与天下一新,尔文武群臣,皆祖宗所简任,以遗朕者,其必有以副朕之望,据诚秉义,茂乃嘉猷,以辅予德。殚厥智虑,勤力不懈,以共乃职,尔惟懋哉!治民者悉心爱民,治军者悉心爱军。俾咸享乐利用,副朕子惠群生之意,尔惟懋哉!端乃心,慎乃行,务忠厚而戒刻薄,务正直而戒邪枉,毋附下而罔上,毋肆已以虐人,毋作聪明乱旧章,毋黩货利坏名节!
用光汝绩,保禄位于悠久,尔惟懋哉!君臣相与,同德协恭,康济宇内,用致太平。不惟于我国家有赖,尔亦有显,闻于无穷。弗是之率,而倍德慢礼,纵欲徇私,祖宗赏罚之典具在,朕不敢私!
钦哉,毋忽故谕!
宣德元年正月初三日。
钤“广运之宝”朱文方印。
宣德皇帝朱瞻基
释文
诏书名称:勅谕文武群臣夏原吉等。
勅:同“敕”,皇帝下命令,动词。
谕:(上对下)告诉、告知、谕示,动词。
勅谕:动词近义词连用。
夏原吉:字维喆(—年),原籍江西德兴,生长于湖南湘阴。明代名臣、文学家。洪武年间,夏原吉应湖广乡试,入太学,后选授户部主事。建文年间,升户部侍郎,充采访使,巡福建。成祖时转左侍郎,升尚书。永乐二十年(年)冬,因劝阻成祖远征漠北,先被贬职为开平粮储,后被拘囚,家产被没收。仁宗即位,夏原吉复任户部尚书。宣宗即位后进太子少保兼太子少傅,入内阁参与机务,成为朝廷台阁重臣。夏原吉是明前期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是永乐时期南征北讨、迁都、远航诸项政务的主要财政负责人,在任时为政识大体,有才干,政绩显赫,死后赐谥“忠靖”,赠太师。著有《夏忠靖集》六卷,诗文平实雅淡,不事华靡。
夏原吉
卷首语:皇帝勅谕文武群臣:
圣旨原版
第一句:朕惟君国莫大于奉天,守成莫重于法祖;为臣之道,莫切于忠君而爱人。
惟:思考、思虑、认为,动词。
君:作为君主,主宰、统治,动词。一开始,把这个“君”字理解为了名词,君主的意思,然后这句话的语义和语法都不很通顺,后来忽然意识到,“君国”与“守成”相对,所以,“君”和“守”的词性相一致,都应该是动词,这样这个句子的语义和语法就都通顺规整了。
国:国家,名词。
君国:作为一国之君,也就是主宰国家、统治国家的意思。
莫:不,否定副词。
大:重要的、重大的,形容词。
于:比,比较连词,相当于than,它前面的形容词其实是比较级。
大于:超过…,比…更重要。
奉:尊奉、供奉,动词。
天:上天、天帝,名词。
守:保持、维持、守护,动词。
成:成功、成果,名词。
重:重要的,形容词。
重于:比…更重要。
法:效法,动词。
祖:祖宗们,名词。
朕惟君国莫大于奉天,守成莫重于法祖:这句话之前的断句是这样断的:“朕惟君国莫大于奉天守成,莫重于法祖”,这样断句很明显是不正确的,根本没有理解这个句子的语义,更没有明白其中的语法规则。
作为守成的皇帝,明宣宗仍然时刻不忘武备,几乎每年春秋之都会巡视远近郊,阅武射猎
为:充当、担任、作为,动词。
臣:臣属、臣子,名词。
之:…的…,相当于名词属格,表示前后两个名词之间的从属关系。
道:方式、方法、途径,名词。
切:深切的,形容词。
切于:比…更深切。
忠:尽忠、忠诚于,动词。
君:君主,指的是皇帝,名词。
而:并列连词,相当于and。
爱:爱护、爱惜,动词。
人:他人、别人,第三人称代词。
译文:朕思考认为,统治国家之事没有比尊奉上天更重要的,保守功业之事,没有比效法祖宗们更重要的;(你们)担任臣属的方式,没有比忠诚于君主和爱护他人更深切的。
朱瞻基的臣属,看上去都是非常稳重的老臣,一如朱瞻基那般稳重。
第二句:朕嗣承鸿业,惟天惟祖宗付畀,夙夜祗敬,励精思理,不敢怠宁。
嗣:继承、接续,动词。
承:继承、继续,动词。
嗣承:动词近义词连用。
鸿:宏大的、伟大的,形容词。
业:事业、功业,名词。
惟:是,系动词。
付:交付、托付、给予,动词。
畀:付予、给予,动词。
付畀:动词近义词连用。
惟天惟祖宗付畀:是上天是祖宗们交付给我的。
夙夜:早晨夜晚,此处是时间名词用作时间副词,用作句子的时间状语,在早晨和晚上。
祗(zhī):恭敬,动词。
敬:恭敬、端肃,动词。
祗敬:动词近义词连用。
励:同“砺”,磨炼、振奋、振作,动词。
精:精神、精力,名词。
思:思考、考虑,动词。
理:治理国家、国家治理,名词。
敢:敢于,助动词,所以,后面的“怠宁”是两个动词,而不是形容词。
怠:轻漫、懈怠,动词。
宁:安宁、安心,动词。
怠宁:动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我继承接受了宏大的伟业,是上天也是祖宗们交付和托付给我的,(我必须)夙兴夜寐地恭敬(对待这份伟业),振奋精神,思虑国家治理,不敢懈怠和安宁。
朱瞻基御笔《万年松图》
第三句:今肇岁改元,与天下一新,尔文武群臣,皆祖宗所简任,以遗朕者,其必有以副朕之望,据诚秉义,茂乃嘉猷,以辅予德。
今:现在、目前,时间副词。
肇:肇始、开始、开端,动词。
岁:年,名词。
改:变更、更换,动词。
元:年号,名词。
与:跟、和,介词。
一:一起、共同,副词。
新:更新,动词。
尔:你们,you,第二人称代词。
尔文武群臣:“尔”和“文武群臣”之间是同位关系,“文武群臣”是“尔”的同位语。
皆:全、都,副词,all。
简:同“拣”,挑选、简选、选择、选拔,动词。
任:使用、任用,动词。
简任:动词近义词连用。
以:助动词,表示目的,其后用动词。
遗:留给、给予,动词。
所…者:“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所…者,此处的意思是…的人。
其:你们,第二人称代词。
必:必须、一定、务必,语气助动词,相当于must。
有:助动词,表示肯定,相当于英语中用来起强调作用的助动词do,其后用动词。
以:助动词,表示目的,其后用动词。朱瞻基此处使用的这个助动词“以”用的并不好。
必有以:三个助动词连用,在英语中,也有三个助动词连用的情形,比如,musthavebeen等。
副:相配、相称、符合,动词,相当于match。
之:…的…,相当于名词属格,表示前后两个名词之间的从属关系。
望:希望、盼望,名词。
据:依据、根据,动词。
诚:诚实、真实、真相,名词。
秉:秉持、保持、坚持,动词。
义:正义、道义,名词。
茂:这个字本是形容词,语义是繁盛的、茂盛的、盛多的,此处是用作动词,使繁盛,也就是增加、增多、添加,动词。
乃:你们的,形容词性第二人称代词。
嘉:美好的、美善的,形容词。
猷(yóu):计谋、策略,名词。
以:助动词,表目的,其后用动词。
辅:辅佐、佐助,动词。
予:同“余”,我(I、me),第一人称代词,此处是形容词性,所以,意思是“我的”,相当于my。
德:德政、善行,名词。
译文:今天开始新的一年,更换新的年号,和天下人一起更新,你们文武群臣,都是祖宗们所拣选和任用,并留给朕的人,你们一定要与朕的期望相称,凭据真实,秉持正义,更多地贡献你们良好的谋略,以此来辅佐我的德政。
朱瞻基在位期酷爱香炉,所以流传下了众多的精品宣德炉
第四句:殚厥智虑,勤力不懈,以共乃职,尔惟懋哉!
殚:竭尽、用尽,动词。
厥:你们的,形容词性人称代词,your。
智:智慧、智谋,名词。
虑:思考、思虑,名词。
智虑:名词近义词连用。
勤:勤劳,尽力多做,动词。
力:致力、努力、从事于,动词。
勤力:动词近义词连用。
不:否定副词,相当于not。
懈:松懈、懈怠,动词。
以:助动词,表示目的,其后用动词。
共:同“供”,供职、奉职,动词。
乃:你们的,形容词性第二人称代词,your。
职:职位、职守,名词。
尔:你们,第二人称代词,you。
惟:系动词,意思是“是”。
懋:勉力的、努力上进的,这个字作为这个语义的时候,本来是动词,但是,此处是用作了形容词,因为它前面的“惟”是系动词。
哉:句末感叹词。
尔惟懋哉:Youmustbediligent!
译文:竭尽你们的智谋和思虑,勤劳从事不要懈怠,以此来供奉你们的职守,你们一定要是努力上进的啊!
朱瞻基御笔《寒香梅影》
第五句:治民者悉心爱民,治军者悉心爱军。
治:治理、管理,动词。
…者:…的人,治民者,管理人民的人。
悉:尽其所有,动词。
悉心:全心地、全心全意地,此处的“悉心”是作为副词使用的。
爱:爱护,动词。
民:人民、百姓,名词。
军:军队,名词。
治军者:管理军队的人。
译文:管理百姓的人全心地爱护百姓,管理军队的人全心地爱护军队。Thosewhoaremanagingourpeopleshallwhole-heartedlyloveourpeople,andthosewhoaremanagingourarmyshallwhole-heartedlyloveourarmy.
《明商喜宣宗出猎图》局部
第六句:俾咸享乐利用,副朕子惠群生之意,尔惟懋哉!
俾:使、令、让,动词。这个动词完全相当于英语中的make,have或let这种带宾补及物动词,其句型结构都是“动词+宾语(名词)+宾补(动宾结构)”。
咸:全部、普遍,本是形容词,此处用作名词,指的是全天下的人、所有人,名词。
享:享受、享用,动词。
乐:享受、乐于,动词。
享乐:动词近义词连用。
利:福利、利益,名词。
用:费用、资财,名词。
利用:名词近义词连用。
子:通“慈”(cí),(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地)慈爱、爱护,动词。
惠:使受恩惠、使受益,动词。
子惠:动词近义词连用。
群:众多的,形容词。
生:生命,指的是天下人,名词。
之:…的…,相当于名词属格,表示前后两个名词之间的从属关系。
意:意愿、心意,名词。
副朕子惠群生之意:Matchmywishoflovingandbenefittingallthelives.
译文:一定要使天下所有人都享用和享受福利和财用,与朕慈爱和恩惠众多百姓的愿望相称,你们一定要是努力上进的啊!
朱瞻基御笔《嘉禾图》,赏赐对象是太监
第七句:端乃心,慎乃行,务忠厚而戒刻薄,务正直而戒邪枉,毋附下而罔上,毋肆已以虐人,毋作聪明乱旧章,毋黩货利坏名节!
端:端正,动词。
乃:你们的,形容词性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your。
心:内心、思想,名词。
慎:小心、当心、慎重,动词。
行:行为、举止,名词。
务:从事、致力,动词。
忠:忠厚的、忠诚的,形容词。
厚:厚道的、忠厚的,形容词。
忠厚:形容词近义词连用,此处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的是,忠厚的行为。
而:并列连词,相当于and。
戒:戒除、革除,动词。
刻:苛刻的、刻薄的,形容词。
薄:虚情假意的、不厚道的,形容词。
刻薄:形容词近义词连用,此处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的是,刻薄的行为。刻薄与忠厚是反义词。
正:正派的、正直的、不偏斜的,形容词。
直:公正的、不偏私的,形容词。
正直:形容词近义词连用,此处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的是,正直的行为。
邪: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形容词。
枉:邪恶的、不正的,形容词。
邪枉:形容词近义词连用,此处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的是,邪枉的行为。邪枉与正直是反义词。
《明商喜宣宗出猎图》是明代画家商喜创作的一幅宫室狩猎题材的作品。
毋:不要,否定副词。
附:附会、附和,动词。
下:下级、下属,名词。
罔:欺骗、蒙蔽,动词。
上:君上、君主、皇帝,名词。
肆:放纵、放肆、任意行事,动词。
已:自己、你们自己,yourselves,第二人称代词。
以:助动词,表示结果,其后用动词。
虐:侵害、残害,动词。
人:他人、别人,相当于others,第三人称代词。
作:做出、表现出、制造出,系动词。
聪:聪明的、有才智的,形容词。
明:明慧的、睿智的,形容词。
聪明:形容词近义词连用。
乱:扰乱、打乱,动词。
旧:旧有的、以前的,形容词。
章:法规、规章,名词。
黩:贪求,动词。
货:财物,名词。
利:财利、赢利,名词。
货利:名词近义词连用。
坏:败坏、毁坏,动词。
名:名声、声誉,名词。
节:气节、节操,名词。
名节:名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端正你们的思想,谨慎你们的行为,要从事忠厚和厚道的行为,要戒除苛刻和刻薄的行为,要从事正派和公正的行为,要戒除不正当和邪恶的行为;不要随便附和下属们的意见而蒙蔽皇上,不要放纵自己而残害他人,不要造作聪明而扰乱旧有的章法,不要贪求财物和财利而败坏名声和节操。从动词的语气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这段话中的动词使用的全部都是祈使语气,也就是命令语气,表达的都是必须做某事,或者是,禁止做某事。
《明商喜宣宗出猎图》,图绘明宣宗朱瞻基率众文臣和宦官在近郊狩猎的壮观场景。
第八句:用光汝绩,保禄位于悠久,尔惟懋哉!
用:助动词,表示肯定和强调,相当于表示强调的英语助动词do,其后用动词,所以,“光”的词性肯定是动词。
光:光大、发扬、曾辉,动词。
汝:你们的,形容词性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your。
绩:成就、成绩、功业,名词。
用光汝绩:Domagnifyyourachievement,或者是Doglorifyyourachievement。
保:保守、保全、保持,动词。
禄:俸禄、爵禄、爵位,名词。
位:职位、官位,名词。
禄位:名词近义词连用。
于:在,介词。
悠:长远的、久远的,形容词。
久:久远的,形容词。
悠久:形容词近义词连用,此处用作了名词,作为介词“于”的宾语。
于悠久:介词词组,副词性成分,做句子的时间状语,意思是“永久地、长久地、悠久地”。
保禄位于悠久:Keepyourranksandpostsforever.
译文:一定要发扬光大你们的成就,永久地保持你们的爵禄和官位,你们一定要是努力上进的啊!
朱瞻基御笔《墨梅图》局部
第九句:君臣相与,同德协恭,康济宇内,用致太平。
相:相互,副词。
与:交好、亲近,动词。
同:相同的、共同的,形容词。
德:心意、信念,名词。
协:和睦的、融洽的,形容词。
恭:恭敬的、谦恭的,形容词
协恭:形容词近义词连用。
康:使安定、使安乐,动词。
济:助益、有益,动词。
康济:动词近义词连用。
宇:国土、疆土,名词。
内:…之内,副词,而且是地点副词,相当于within,宇内,名词+副词的名词词组结构,这与英语中的副词修饰名词,位于名词之后是相同的情形。
用:这里依然是用作助动词,“用”作为助动词,最早其实是出现于《诗经》之中,但是,真正使它发扬光大的,是西晋之后流行的伪《尚书》版本,其中有大量使用“用”的情形,有使用正确的语句,也有使用错误的语句,作为文化宪法的《尚书》备受后世推崇,所以,在大明朝皇家的官方文书中,经常会看到“用”作为助动词身影。虽然大明朝的皇帝和大臣们肯定不知道这是助动词,也肯定没有助动词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对于这个字的使用基本还都是正确的。
致:求取、获得,动词。
太:大的、广大的,形容词。
平:和平,名词。
译文:你我君臣相互交好,抱有相同的信念,和睦相处,谦恭礼让,安定并助益于疆域之内的百姓,求取广大的和平局面。
第十句:不惟于我国家有赖,尔亦有显,闻于无穷。
惟:只、单,副词。
于:对于,介词。
有:助动词,表示肯定和强调,相当于助动词do。
赖:依赖、依靠,动词。
尔:你们,第二人称代词,you。
亦:也,副词,also。
有:助动词,表示肯定和强调,相当于助动词do。
显:传扬、显扬,动词。
闻:闻名、出名、有名望,动词。
于:在,介词。
无穷:本市形容词,此处用作名词,无穷的未来。
于无穷:相当于上文中的“于悠久”,是副词性的介词词组,意思是永远地。
译文:不只是让我们国家可依赖,你们也可以传扬下去,闻名于无穷的后世。
第十一句:弗是之率,而倍德慢礼,纵欲徇私,祖宗赏罚之典具在,朕不敢私!
弗:不,否定副词。
是:助动词,表示肯定,相当于表示强调的英语助动词do。
之:如此、这样,代词,指代的是诏书前面所讲的内容。
率:遵循、遵守,动词。
弗是之率:即,弗是率之,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也就是“弗是率之”中的宾语“之”前置,置于动词“率”的前面,变成了“弗是之率”。
而:而是,并列连词,此处表示转折,相当于but。
倍:通“背”,违反、违背,动词。
德:道德、品行,名词。
慢:轻慢、怠慢,动词。
礼:礼法,名词。
纵:放任、放纵,动词。
欲:欲望、嗜欲,名词。
徇:谋求,动词。
私:私利,名词。
赏:赏赐、奖励,动词。
罚:处罚、惩办,动词。
赏罚:动词反义词连用,此处是动词用作名词。
之:…的…,相当于名词属格,表示前后两个名词之间的从属关系。
典:典章、制度、法规,名词。
具:通“俱”,全、都,副词。
在:存在、存有,动词。
敢:敢于(做某事),助动词,相当于dareto,其后用动词。
私:偏私、徇私、庇护,动词。
译文:(如果)不遵守上述告诫,反而违背道德,怠慢礼法,放纵欲望,谋求私利,祖宗们订立的奖励和惩罚的典章都在,朕不敢偏私庇护。
朱瞻基《御笔戏作一枝花》
第十二句:钦哉,毋忽故谕!
钦:对帝王的决定、命令或其所做的事冠以“钦”字,以示崇高与尊敬。
哉:句末语气词,虚词,用来拉长前面一个实词的语义和语气。
钦哉:圣上本人的旨意在此,或者说,这是圣上本人的旨意。
毋:不要,否定副词。
忽:忽视、疏忽、不重视,动词。
故:因此,逻辑副词。
谕:(上对下)告诉、告知、谕示,动词。
译文:以上就是朕本人的旨意,为了让你们不要疏忽不重视,因此谕示你们。
时间:宣德元年正月初三日。
印章:钤“广运之宝”朱文方印。
朱瞻基:即,宣德皇帝(—年),自号长春真人,明仁宗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十年,庙号宣宗。
朱瞻基生于北平燕王府,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朱棣喜爱。永乐九年(年),册立为皇太孙,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年)即位。宣德元年(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任用“三杨”、蹇义、夏原吉等。清革前弊,整顿统治机构,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教导宦官读书参政。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对外关系上,进行第七次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于宣德三年出塞,并修建永宁、隆庆诸城。明宣宗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明宣宗在书画方面极有造诣,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工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曾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宣德十年(年),明宣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景陵,传位长子朱祁镇。
朱瞻基是明朝较有作为的一位帝王,性格活跃,修养深厚,雅尚翰墨,书法出自华亭沈氏兄弟,而能够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出之。尤工绘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无不臻妙,经常将自己的画作赏赐给重臣,并于其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在位期间着力经营画院,成绩斐然。
朱瞻基御笔《猿戏图》
这道诏书中字体被称为台阁体。台阁体有两种所指:
(1)在文学史上,台阁体是明初上层官僚中流行的一个诗派,永乐、成化年间尤盛。作品的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和道德伦理,反映了上层官僚的生活。在艺术上追求雅正,但流于平庸,无甚积极内容。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荣、杨溥,号称“明初三杨”,因他们三人都曾任内阁大学士,“台阁体”之名亦从他们而来。
(2)在法书领域,台阁体是一种楷书体,兴起于明代初年,永乐时最盛,因广泛使用于馆阁及翰林院的官僚之中,故称“台阁体”。以乌黑、光洁、方正、圆润、大小一律者为佳作。它的流行与当时的皇帝个人所好和科举考试的取士标准有内在联系,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趋向。其中,最擅长此书体者为沈度。台阁体书法逐渐兴盛,是由于朱瞻基喜爱沈度的书法,从而带动一大批朝臣和学子仿照沈氏书法,书法圆熟遒劲,具有端美、婉丽、潇洒、庄重之美。
蓦然回首,不知不觉之中,世上好像已无读不懂的诗书典籍,亦无参透不了的文章,而且,这种能力是通过语法这种理论性的知识来获得和实现的,理论性知识的特点是可以快速且大规模地适用于人群之中,让普罗大众皆可受益,从而可以开启无尽智慧,由此想起了《摩诃般诺波罗密多心经》结尾处的咒语。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所以念动《到达智慧彼岸咒语》,也就是念动如下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得渡得渡,得渡彼岸吧,一起得渡彼岸吧,成就顿悟真理的智慧境界吧。
欢迎转发、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