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对南亚神秘词汇的正名重楼逾

2023/1/8 来源:不详

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http://pf.39.net/bdfyy/tslf/181207/6698604.html

玄奘历经多年的留学生活后返国,由于本身对梵、汉两种语言的精熟,在其所留下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中,提出了对某些当时的地名或人名等翻译的「正名」。

印度

在隋唐前,对印度—南亚这一片神秘大陆的名词并不统一,有称「天竺」、「身毒」、「贤豆」等。在玄奘行旅西域途中,又听见了有人遥称那片土地为「印特伽」,对此新名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当其真正踏上这片神圣的国度时,却也发现并无「印特伽」这个名称与地方。

玄奘以为,梵文中的「Indu」这个字音是最为接近「印特伽」的,其意为月亮,于是「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从此,印度这个中文地名,便这样沿用至今。

只不过,在当时的「印度人」,多用神话传说中的名字来形容自己的土地,如「瞻部洲」、「圣方」等,若是听到「印度」这个名词,可能反而不知所指何处呢!难怪在玄奘之后西行求法的另一位义净法师,建议还是称「圣方」较为合适。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此在中国最广为传诵的《心经》译本,即为玄奘所翻译。据闻,玄奘立志西行前,就多方学习梵文,曾有一西域人教持《心经》。早在姚秦时,鸠摩罗什法师已将《心经》译出,全名为《摩诃般若蜜大明咒经》,第一句即译为「观世音菩萨……」,可见在当时,观世音菩萨早已是人们心中守护的代名词了。

据《大唐西域记》提及,玄奘在途中偶然经过一寺院,在此见到了一尊佛像,此佛像为「Avalokitevara」,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罗」菩萨。「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或观世自在,皆讹谬也。」

就梵文语法而言,Avalokitevara真正的字义应为「观自在」。但菩萨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现的观世间音形象,却也是几千年来,华文地区苦难人们的心中,难以撼动的抚慰与撑持。

尽管「观世音」菩萨这个名词,已被大家所普遍使用。但我们对玄奘法师所指出的原义,也应该有所了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