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是无上的,是光明的,大家向光明去吧,

2025/1/17 来源:不详

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想到贫僧一生虽与病为友,但没有挂碍,生病时,也不觉得自己生病,所谓「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就能够「远离颠倒梦想」,《般若心经》实在是最好的人生观。

——星云大师

观世音菩萨在如实的真心、真情、真意里,穿越一切境界,照见了五蕴皆空。而没有照见五蕴皆空的我们,看到的都是自我,想到的都是据为己有。

《心经》的智慧也是佛法所说的“般若的智慧”,是在培养善品。如果心处于散乱、不正知、忙乱当中,将是一切苦的开启。所以,和三宝结缘,首先要把心静下来。

当有一天你般若的力量大于生命无始劫来的自我、成见、恶因,这些都被净化了以后,你就开悟了。

《心经》书法:继程法师

一定要知道什么是般若——无所执着的心。为什么说无所执着?当你的境界现前了,心念澎湃了,不要执着于它,对于这些不好的不要躲它,不要对抗它,不要逃避,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了解它、化解它,就好像海啸一样,当推动它的力量消散了,海啸自己就退了。

般若波罗蜜多义,就是大智慧到彼岸。我们现在活在没有智慧的、自我执着的此岸。在此岸,每一个当下它都是因缘和合,暂时的存在,它稍纵即逝,马上就会过去。所以,每一个当下,都是因缘而已,没有当下。

在佛教来讲,心可以包容万物,最好的胎教是教给孩子智慧的语言——《心经》最好,你念《心经》比给他听古琴还要好。古琴虽然好,但弹奏的人不一定能和老天处于同一个频道。而《心经》有一种思想,它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叫做“心无挂碍”。心无挂碍,一个如此简单的语言就已经胜过古琴,因为这是真理本身带来的加持。这是有意识的精神境界和无意识的精神境界的差别。

坚持“色即是空”的理念,保持心的独立、清净、觉知,同时唤起对于生命的愿景、追求,这便是佛菩萨的生命情怀。我们要以这种情怀看待人生的起起伏伏,保持着无欲自然奋发的状态,把心安住在佛性当中。

般若是无上的,是光明的,是没有办法超越的,是一切生命的来源和去处。所以大家向光明去吧,赶紧去吧,不要在无明里待太久。

后半部分来源:如孝法师开示

编辑:法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