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释大乘六地菩萨
2025/1/15 来源:不详(第九十二段)
六、六地菩萨住现前地:
菩萨于此地,重点修的是“般若波罗蜜”,观诸法十二缘起,住缘起智,从而引发无分别“最胜般若”现前。“最胜般若”有共般若与不共般若之分、即:一、共般若:指天台宗之通教,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三乘共修证,故称共般若。二、不共般若:指天台宗之别、圆二教,唯对别、圆二教菩萨所说,而不共于声闻、缘觉二乘,故称不共般若。
三乘般若分之有二,分为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即:一、世间般若:为不行寂静真实之般若,常行有见有相之般若,此等般若,有取有着,与声闻、缘觉二乘共。二、出世间般若:则是无取无着,平等寂灭而离诸名相,为实相般若及观照般若,此等般若,超胜一切声闻、缘觉,故又称菩萨出世般若,即最胜般若。
菩萨常以观照般若观诸法缘起,缘起为佛教最基本之世界观,此世界观直现诸法皆缘起性空,没有独立的自性,本性是空。般若就是观照空理的智慧,此地菩萨善于观察众生缘起之相,知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寿者相”为小乘人所取涅槃相,以涅槃为长寿而生执着,执空不前而落入小乘,名寿者相。
此地菩萨已断四相,证得“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即:
1、空解脱门:菩萨观一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悟得自性本来空,无作者、无受者,如此通达,入涅槃解脱城,得自性空,灭生死烦恼,得空解脱门。
2、无相解脱门:菩萨知一切因缘所生之相,如“虚空相、山河相、色相、声相、香相、味相、人相、鬼相、男相、女相,法相、非法相,等等一切相”,都是无明所生,无明本无明,自性本来空,空灭一切相,一切相不生,不生之相,即是诸法实相。菩萨通达此理,入涅槃解脱城,得无相解脱门。
3、无愿解脱门:此地菩萨没有利我愿求,只以大悲为首,明诸法理、解诸法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教化众生、渡人生死,无所愿求,得无愿解脱门。
此地菩萨修证三解脱门,离彼我想,离作者受者想,离有无想。得出世间般若智。
菩萨至此位,已园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此五种波萝蜜的修证,继而观察十种平等法、即观:
1、一切法无相故平等;2、无体故平等;3、无生故平等;4、无灭故平等;5、本来清净故平等;6、无戏论故平等;7、无取舍故平等;8、寂静故平等;9、“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花、如焰、如化”故平等;10、“有、无”不二故平等。
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即证入第六地菩萨位,得“明力随顺忍”、但未得“无生法忍”。“明力随顺忍”之“明力”,意为除灭“诸法无明生”后所得到的般若智大力量,有能力随顺一切众生不同的需求,对有求人天果、声闻缘觉果及菩萨果的众生,都能以忍力,随其意愿而施与真实利益,此名“明力随顺忍”。“无生法忍”是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入菩萨正性离生,正性离生就是见道,见道后,不见少法可得,以不可得,无所造作的原故,毕竟不生。以毕竟不生的原故,观诸法空,始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名无生法忍。无生法忍者,已远离生灭,入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初地至七地菩萨在悟入实相理体时,可见“无生法忍”,唯八地以上菩萨才能得此“无生法忍”。
菩萨住此位,得入“空三昧(三昧即禅定)、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菩萨以此十空三昧门为首、百千空三昧尽皆现前。如是以“十无相、十无愿”三昧门为首,百千无相、百千无愿三昧门尽皆现前。
菩萨住此现前地,更修“不可坏心、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使其全部园满。菩萨以愿力,得见百千亿那由他那么多的如来佛,都以广大心和深心对每一位佛尊重赞叹,作四事供养,用一切物品奉施,同时也供养一切众僧。菩萨住此地,很多时间都是在欲界善化天作天王,为法自在。
菩萨在证入此地时,于一念之间,得百千亿多的三昧,示现百千亿菩萨为自己的眷属,若菩萨以愿力示现,则远远不止此数,如果用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来计算,也不能知其数。
六地菩萨的功德妙用是园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此六种波萝蜜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