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什么是忍辱波罗蜜

2023/10/23 来源:不详

佛教常说六度万行,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这六种修行方式。其中这个“忍辱”,也叫“忍辱波罗蜜”,一般人很难理解和接受,其实是误会了其中的含义。

其实佛家说的忍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并不是让我们受到委屈了还硬憋着,否则的话,迟早会憋出病来。

佛家的忍辱有三层含义:

一、忍辱是为了让我们刚好的修行,让我们做事更有耐心、毅力,更好的改变我们的坏脾气,不要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发脾气,怨天尤人。

忍辱不是让我们善恶不分,如果看到恶人行凶,我们还袖手旁观,麻木不仁,那就不是忍辱了,那是没有良心,那是懦弱。

二、忍辱的“忍”字,意思是化解,不是让我们硬憋着,要用智慧去观照,看清事实真相。

别人遇到想不开的事了,对我们发脾气,我们就让他发出来,不然的话,他如果硬憋着,要么憋出病来,要不憋出更大的事来。所以我们甘当他人的撒气桶,也是在帮助他。当然,这个也要有限度,如果他都想杀人了,那我们可不能接受,这个也要分个轻重缓急。

三、忍辱是让我们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当两个人在吵架发生冲突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对方的缺点、错误,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越看对方,就越觉得不顺眼,哪里都不对,所以冲突才越来越激烈。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双方吵架,哪一方都有原因,都有错误,不可能错的都是一方,当我们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找自己的不是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忍辱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忍辱一共有下面六个层次:

一、力忍

这是修忍辱的最初阶段,完全靠自己的意志力强行忍辱。比如说我们走在马路上,有人无缘无故骂了我们一句,或者向我们吐了一口痰,要放在平常,我们就会怒目而向,跟人发生冲突了,可现在我们开始修忍辱了,就要尽量克制自己,还是算了吧。

二、忘忍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8%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