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浅释连载之五十九

2022/12/11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www.xxzywj.com/

各位佛友,今天继续〈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一百亿个的小世界,每一个小世界,有一个须弥山王;那么,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一百亿个须弥山王。这个须弥山王,出水有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这是讲什么呢?这是讲有这么一个人,他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宝聚,「聚」就是堆积起来,把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七宝堆积起来,像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就如一个须弥山王的高度,这样一个一个的堆积起来,就等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有一百亿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宝堆积起来。有人拿这么多的七宝去行布施,这下面本来应该问一声:「须菩提!是人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这里把这个问答文略了,这是因为前面已有多次这样的问答,只要你受持读诵、研究金刚经,都会知道这一点,是故才略去此文。下面再以「七宝聚」布施福德与持经功德较量。「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假使有人,受持这部「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全部的经文,甚至只受持一小段的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你能受持其义,读诵其文,还为他人解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比前面所说的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须弥山王,堆积起来的七宝,都拿来布施,这个「七宝聚」布施所得的福德百千万亿分,都比不上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他所得无量福德的一分。甚至用算数来做譬喻,来较量,都赶不上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一分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你用七宝布施,只为人天有漏福德,总有一天会享尽的。但是你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甚至只是一小段的经文,四句偈等,这是「无为无漏」的福德,这是成佛的因,这是无穷无尽的解脱果报。那个「人天福报」,怎么能跟「受持般若智慧」的「果报」相比呢!这段经文的「消文释义」讲完了。

金刚经在前面,用比喻较量持经的功德,一共有五次。第一次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作布施」,来比较,没有持经的福德多。第二次,是「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作布施」,也比不上「持经、说经」的福德多。第三次「以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那个福德,也没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金刚经」的福德多。第四次,是每日三分,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布施恒河沙数的恒河沙的身命布施,如是乃至百千万亿劫以身命布施,那个福德也赶不上,这个持经的福德。第五次,佛拿自己因位上来比较,没有见然灯佛之前,他亲近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这么多的福德,也赶不上我们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福德。现在这第二十四分是第六次的较量,只用「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没有再说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那么多的布施了。照理来说,应该是越比越多,怎么反而数目减少了呢?新眼疏上给我们找了两句解释,就是华严经上说的:「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最初发心,究竟成佛,这两个心,本来是平等平等,没有差别的。你如是发心,如是究竟证果,因果相应,是没有差别,平等一体的。何以故?假使没有最初的那「一念菩提心」为「因」,那有「菩萨道修行」的「缘」,没有「菩萨道修行」的「缘」,那又怎么会结成「佛果」呢?所以说:「发心、究竟二不别。」,但是比较起来有个差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最初发菩提心最为难得,因为初发心确实比较难发,既然发起来了,那个功德就多了,所以越比较功德就越多。

在前面经文中,你可以看到,那个人,最初生一念清净信心,那个清净信心是多么不容易生起来。结果他生起来了,那是很困难,很困难的;解悟更难,既然「解悟」了,所以那功德就多了。「解悟」以后就要修行了,这很容易了。这就是说,你开了悟以后来修行,就等于船行到顺水顺风的地方,你不须用力,船也自然往前走。而最初发心,水也不顺,风也不顺,那你得用力撑这个船,船还不容易往前进,所以他的功德多,原因也就在这个地方。这第二十四分,是较量功德,这个地方,为什么功德反而比前面少了一点呢?这就是开悟以后的修行,他是入顺流水的原因,但是功德却是永恒的相续不断,任运现前的。释迦佛是过来人,他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所说的当然是真实不虚,他一定知道得很清楚,也说得很清楚,所以我们丝毫不要怀疑。

各位佛友,明天继续〈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南无阿弥陀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