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必诵的四部经典,你诵了吗

2022/12/11 来源:不详

佛教有四大菩萨,分别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四大菩萨,分别代表着“智、悲、行、愿。”智是智慧,是文殊菩萨的表征,悲是慈悲,是观音菩萨的表征,行是普贤菩萨的表征,愿是地藏菩萨的表征。在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之中,有着四部经典,其记载着四大菩萨从凡夫修成菩萨所经历的种种与许下的大愿。诵读这四部佛教,让你明白什么是“智、悲、行、愿”。

一、《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什么是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智慧”,智慧亦是让我们获得法身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文殊说摩诃般若经》、《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经》,简称《文殊般若经》。此经由本南朝梁僧伽婆罗所译。它是《大般若经》第七回的异译,其宣说了文殊师利、诸佛菩萨以及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不可思议和一相庄严三摩地等说法。

与之相对应的经咒有《文殊菩萨发愿经》,此经也被称之为“咒”,经中记载,“若人才诵一遍,如诵八万四千十二围陀藏经”。此经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开发我们的智慧。

二、《观音菩萨普门品》

《观音菩萨普门品》由姚秦鸠摩罗什法师所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经品,由于观音菩萨的信仰在国内日益盛行,所以经文从《妙法莲华经》中抽取出来,成为了便于受持诵读的单行经。

《观音菩萨普门品》主要宣说了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其经文开头佛曾如是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菩萨即是佛教之中大悲的表征,亦是闻声就能救苦的菩萨,其在普门品之中曾多次提及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三、《普贤菩萨行愿品》

《普贤菩萨行愿品》由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其原本来源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在佛教之中被称之为佛法的整体,是很受重视的一部经典。其《普贤菩萨行愿品》来源于此经,其在佛教之中亦是广泛地流传,也备受佛教徒们的重视。

净土宗的依据来源于五经一论,其《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五经之一,不管是修净宗还是修禅宗,其《普贤菩萨行愿品》都是备受欢迎的一部经文。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呢?因为在《普贤行愿品》里边就有关于往生净土的回向,就是“我以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四、《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其经在佛教之中被号称消业最快的经文,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都会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其宣说了,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但其更加的告诉了我们“因果不虚”。此经亦是佛亲讲,而听法之人更是他的“生母”。

《地藏经》全文计分十三品,原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由第一品至第六品,下卷由第七品至第十三品。而现今流行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便利读诵。第一品至第四品为上卷,第五品至第九品为中卷,第十品至第十三品为下卷。在此经之中,佛还告知了我们,在弥勒下生之前,佛陀涅槃之后,地藏菩萨就是代理佛。度化众生的大任将交付于地藏菩萨。

学佛是什么?学佛是学佛的慈悲,学佛的为人处世,学佛如何感化众生。其为什么学佛要发愿?要明因果?要有慈悲心?探其原因,皆是让我们广结善缘,种善因。愿大家,断一切恶,行一切善。南无阿弥陀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