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禅师只在西游中出现过一次的神秘人物,
2023/6/26 来源:不详白癜风患者 http://m.39.net/pf/a_7251888.html
西游里有很多的神秘人物,他们可能只出现了一瞬间,却带来了偌大的后续效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其中的两个最著名也最为神秘的人士,一个是猴子的师傅菩提祖师,另外之一是这个浮屠山的乌巢禅师,一个类似菩提、如来级别又极其神秘的人物。
那么,乌巢禅师究竟是何方神圣?还别说,在历史上,真有个人跟乌巢禅师还挺像的。比如宋代出版的《五灯元会》书中,就记载杭州有一位鸟窠禅师,所谓“窠”,其实就是鸟巢。因为他住在松树上,所以,鸟窠禅师也被人叫作鹊巢和尚。
有意思的是,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做太守时,还去拜访过鸟窠禅师。出于好心,白居易还提醒他,说住在树上不安全。不料,鸟窠禅师说,“你做太守更危险”。白居易不懂,求教,鸟窠禅师只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能让白大师求教的人,那不用说,鸟窠禅师肯定是一位高人。
而西游中这位禅师只出现过一次,而且出现在了浮屠山,还是一位八戒的老相识。而浮屠,本意就是佛,浮屠山也就是佛山,作者在暗示什么?
唐僧师徒四人到达浮屠山后,以为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躲有妖怪,一向胆小怕事的二师兄,这时却豪横地拍拍胸脯表示:弟兄们,你们不要再阴谋论了,住在这里的老家伙我太熟了,他叫乌巢禅师,算是一位神秘的大佬,根本就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何况这位老禅师,以前还打算把老猪收为徒弟那。
按书中说法,乌巢禅师住的地方是浮屠山,离八戒的高老庄,大约只有一个月的路程。猪八戒和乌巢禅师之前就认识,乌巢禅师想收猪八戒当徒弟,但猪八戒不干。后来八戒遇到观世音菩萨,观音劝其给唐僧当徒弟。八戒开始也不是很乐意,后观音菩萨说可以解决他在佛教界的编制问题,就动心加入了取经事业。
果不其然,就在他们继续前行时,从树上突然跳下一个人,此人正是乌巢禅师。这位老禅师先与唐僧四人打了个招呼,然后给他们传授了一本心经——“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重点来了,这部经书,居然是佛教经书知识的开山鼻祖:“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学会了这部心经以后,遇到困难,就能够“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
我们知道,师徒四人取经是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也就是必须经过八十一个考核项目,考核合格才能拿证。而老禅师在取经刚开始,就给四人传授了这么重要的一本经书,这不就相当于大家期末考试前,老师给划重点了嘛,这简直让人感到太不可思议了!
这就完了?这才哪到哪呢。接下来,老禅师又来了一个惊人之举,他送给师徒几人一首打油诗: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读过西游的人都知道,这首诗,基本上预测了取经团队在这之后要经历的所谓“难”的大致内容,这已经不是在考前划重点了,简直就在直接泄露考题了嘛。
有了划重点,有了考题泄露,取经考试的难度就大大下降了。《西游记》全书中,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打走打死妖怪无数,每个妖怪就是一种心魔的表现,所有的妖怪全都是一个比喻,无非都是心魔的幻化。每一个妖怪所代表的都是世间那些牵绊人的东西,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心魔!取经打妖除怪,暗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如何去除心魔,取经就是一个理解《心经》和修心修德的过程。
老禅师这么做,一来让师徒四人知道:西天的佛经确实非常玄妙,大家可以提前体会一下真经的好处,从而坚定整个取经团队的意志。二来取经大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了确保成功,不但配备了三个非常强的徒弟,还额外增加了许多神仙在暗中保护。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由乌巢禅师出面,提前把取经途中,可能遇到的重要情况透露一下,这样也好让取经团队提前有个心理准备,目的还是为了取经大业能够顺利完成。
由此可见,乌巢禅师绝对不是一般的神仙,而是少数几个知晓整个取经计划来龙去脉的核心成员之一,然后奉旨官泄,把重要的信息故意透露给取经团队。
书中最奇怪的是,乌巢禅师洞察一切,能够知道过去未来,但他居然声称不认识孙悟空。他的打油诗中有“野猪、水怪、石猴”,而这显然,其中的石猴说的就是孙悟空。他明明知道悟空是谁,但是他却故意说不认识孙悟空,还冷落嘲讽,搞得孙悟空暴怒,挥起金箍棒就打上前去,要棒捣乌巢。
但想不到乌巢禅师法力奇高: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身边生出万朵莲花和千层祥云,这是顶级佛祖才有的祥瑞!面对孙悟空的进攻,乌巢禅师武功高强,法力深厚,他的草窝居然会腾空飞起来,面对孙悟空威力无比的金箍棒,乌巢禅师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轻描淡写就化解了孙悟空的攻击,这种法力,绝对是佛祖级别的派头,是比孙悟空远高几个层次的一个超级大牛。
在唐僧八十一难中,乌巢禅师并未被提及。天庭和西天或者其他各路神仙也都没有提过乌巢。然而乌巢禅师对唐僧的影响十分深远。取经十四年,乌巢禅师的影响就有十三年。认识孙悟空又装不认识的人并不多,翻遍西游记全书只有一个人这样做过,那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菩提祖师!他驱离孙悟空的时候再三强调,不准孙悟空说出他的名号,孙悟空也牢记多年没敢说出!
综合以上这些信息,一个大胆的猜想呼之欲出:乌巢、菩提,甚至如来,会不会都是同一个人不同的化身?
当然也有可能,作者在在小说中,安排乌巢、菩提这些神秘的角色,仅仅是想起到了一个引起大家好奇心的作用,这就像在《红楼梦》中,关于金陵十二钗的那些“谜语”,成功吸引大家把《红楼梦》看下去一样,读者们还做了丰富多彩的解读。名著之所以能称之为名著,它们中的这些谜题也实在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