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对现代人的启示8

2023/5/16 来源:不详

第八品:依法出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至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翻译: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有人将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所得的福德多吗?”

须菩提回答到:“非常多,至尊。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福德,是一种相,是缘起的,无自性的,由因缘而生无自性的,所以才能够因因缘而增减,所以如来说福德多。”

佛陀接着说:“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对此经领纳在心并以此而身体力行的去做,哪怕只是一短短的四句偈,或者为人解说,那他所获得的福德果报都要超越前面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那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及诸佛所觉悟的无上正等正觉法,都是从这部《金刚经》中所产生出来的。须菩提,我现在所说的这种有相、有得、能言诠的佛法,并不是真正的佛法。”

注释: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为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以及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佛经中关于世界构成的描述,应该是古印度当时在科学不发达的条件下,佛教人士对于世界构成的猜测。这里的三千大千世界,也并非确指,应该只是形容非常多的意思而已。

七宝

七宝,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

不同历史时期所译的不同版本中,所说七宝也不同,以《无量寿经》为例,将汉代版本的七宝为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曹魏时期版本所载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真珠、琥珀。藏传佛教中的七宝为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

七宝所指,也是古印度当时情况下的所谓宝物,有些东西放在现在,比如玻璃等,已经不成为宝物了。但佛陀是应时说法,随顺众生,如果放在现在,新的七宝就应该是英镑、美元、银行卡、苹果5s一类的了。

四句偈

偈,在这里读音为(jì),偈是佛经中的语言形式,最早的佛经都是口口相传的,这种口口相传的唱词,就是偈,一般都是押韵的,每四句构成一段,叫做偈颂。因为口口相传的东西,合作押韵、形式固定才便于记忆,这有点像是四言诗的意思吧。印度梵文的《金刚经》本来全部是偈颂的形式,但翻译成汉语之后,形式就变成散文了。所谓“四句偈”指的是由四个句子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偈颂,如“凡有所相,即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就是一句偈颂。

《金刚经》中所说“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这种说法,在以后的各品经文里面,又多处说起这个“四句偈”,言称“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将会有如何如何的功德。

我此生第一次接触《金刚经》,应该是拜南怀瑾先生的因缘,他写了一本书叫《金刚经说什么》,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吧,买来这本书,看到在封面的第一页上就赫然写着“千余年来,无数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为金刚经而悟道,因为金刚经而得到不可思议的感应,为什么?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禅宗为什么提倡金刚经?金刚经的威力是什么?本书解答你的一切疑问。。。。。。”

可是阅读完毕之后,好像并没有弄明白这“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后来每次遇到金刚经方面的资料,就留意这个问题,但有的资料含糊其辞,很多资料的说法又各不相同,于是这件事成了我心中的不解谜团。好在后来遇到了一个叫“顾伟康”的人写了一本书《金刚经解疑六讲》,其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这个“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顾伟康先生翻阅古今注疏,总结出了7种不同的说法,这还是总结归纳之后的呢,要不然更多,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一直在争吵,而且吵的一塌糊涂,怨不得我也跟着糊涂呢!

第一种说法:“一切有为法”。

此种说法以清人徐发为代表,认为四句偈应指最后一品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此种说法遭到很多人反对,我本人也觉得好像不可能,因为在佛陀第一次提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的时候,才是第八品,这时候还没说出第三十二品呢,于逻辑上说不过。唐代吉藏大师在《金刚般若疏》也批驳到“当佛说经时,至此中未有后两偈,云何逆格量耶?”

第二种说法:“雪山四句”。

这种说法是说,四句偈是指一切大乘经典的四句要偈,如雪山四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种说法并非主流,现在已经很少见。

第三种说法:“成就一义”和“显道”。

论者曰,“凡是言成一意者此即是偈”按此逻辑,只要是一完整的句子就是一偈。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很多。

比如玄奘的弟子窥基在《金刚般若经疏论会释》中说:一四句偈诸解不同,上说各取当经所明之正宗,显义周圆,名之为句不定字数,名一偈。

第四种说法:善吉问,佛祖答

有人认为,须菩提提问,佛陀所答是四句,就是这四句偈。这种说法也流传不广。

第五种说法:最少

吉藏大师认为,四句偈,就是哪怕是最少的意思。解释起来是:佛说,哪怕是取经中最少的文句,受持读诵,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第六种说法:一切皆是

这种说法认为,所有经文都是。此种说法与第三种有类似之处。

第七种说法:全部不是

这是南怀瑾的说法,强调亦空亦有,非空非有,要大家离四句绝百非。

以我个人而言,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说法。

心得:

1、佛陀教法的方式

如果象我这样懒惰的人,要是遇到佛陀这样的教法,一定会很挠头。你看须菩提只是提了一个问题,佛陀却一口气问了须菩提这么多问题,一会一个“须菩提,于意云何?”,一会一个“须菩提,于意云何?”,烦不烦啊?到底是我问你问题啊?还是你问我问题?事实上在我做心理咨询的时候,也有很多来访者对我这质问:我来找你解决问题,你倒好,一个劲的问我问题!因为我主要是做认知行为疗法的,这个疗法的特点就是帮助来访者根据具体的事件,来发现存在于自己内心中的不合理的信念。而对于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的发现,主要是在咨询师的启发下,由来访者自己去探究、发现,也只有这样才真正具有治疗意义。

佛陀的教法也有这样的特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问弟子,通过弟子自己的思索来逐步接近问题的答案,这也和苏格拉底的教学形式有点类似了。这种教法的背后还隐含着一个理念,那就是人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人是有能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惑的,只是众生的心被贪嗔痴所阻碍、遮盖,让他们失去了智慧去观察,而只要帮助他们去除了这些阻碍,他们就有能找回自己本来就具有的能力,自己学会解决问题。换句话说,众生皆是佛,只为贪嗔痴所遮蔽了佛性。

这让我想起了精神分析大师卡伦.荷妮的一句话:“你无须,事实上也不可能教会一粒橡树种子长成橡树,但是,如果你给橡树种子一个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长成一棵橡树。”

我在咨询中遇到过许许多多,不相信自己具有这种潜能的人,他们总是希望咨询师能给自己一个现成的,简洁而高效的答案,获得了这个答案之后,他们的问题就一下子都迎刃而解了。而神经质人格的特质之一就是,不相信他们自身的潜质里具有解决这一切的力量,帮助他们相信,并发现自己的这种潜能,就是心理咨询的任务。

从这一点上说,佛陀的教法和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是不谋而合了。难怪西方心理学家读了佛陀的著作后惊叹:佛陀简直就是人类最早的临床心理学家了!

2、佛陀的想象力。

读佛经的时候往往感叹于佛陀的想象力,有时候觉得佛陀是一个最好的宣传部长。“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一个地球就算是一个小千世界吧,××那么多个地球的所有珍宝,都拿来布施,这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啊!亏得佛陀他老人家能想象的出来,简直是狮子大张口嘛。

但仔细领悟经文所说,又知道佛陀却非信口开河,这种比喻是贴切的。为什么说是贴切的?我们通过下面须菩提的回答来解释。

3、对须菩提的回答:“甚多、至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的分析。

用充满××那么多个地球的所有珍宝,都拿来布施,这样得来的福德,当然是巨大的,所以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但紧接着须菩提又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上面所说的“福德”是指的福德的相而说,这个福德相,是没有自性的。在我所翻阅的大德们解释金刚经的著作里面,这一点说的不够清楚。佛陀上面所问的福德,指的是福德相,是落实到了具体的形象上的,着相的福德。凡事一言说出来,通过言说而落实到具体的相,就没有自性了。具体的说,这里的福德是指,有福啊,有钱啊,长寿啊,有钱啊,非常强大有力啊,非常美丽漂亮啊,子孙后代很多啊,等等这些东西。对这些东西,也确实是我们常人所追求的“福德”了。

不过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特点,它们都是通过比较而产生的东西,比如说你非常有钱,这是基于和其他人所做比较而产生的,如果宇宙中就你一个人存在,你拥有再多的黄金,能说你有钱吗?或者能说你是“拥有”这些黄金吗?还有,我们说这个人很漂亮,也是基于对别人的比较,如果全世界就只有一个人,能说她是漂亮还是不漂亮的吗?凡是基于比较而产生的东西,都不能保证你是最顶端的那一个,你现在是最有钱的人,那么另外再来一个人,比你多一块钱,你的最有有钱的称号马上土崩瓦解,而你无法保证有人会比你多一块钱,所以你这个最有钱的称呼就总是处于岌岌可危之中。

常人对于幸福的期望,如果着相,也会最终落入危险之中。我们的幸福,经常的也是一种基于比较而产生的感觉。比如,我住大房子,大部分人住小房子,我会感觉幸福;而在当开发大西北的时候,大部分都住地窨子,那些能住上普通平房的人会感觉幸福;自己的媳妇比别人的媳妇漂亮,我们会感到幸福,在特殊的环境中大家都没有媳妇,就你有老婆,那么不管漂亮不漂亮,你都会感觉到优越和幸福。

比如,你觉得吃最好的,玩最好的,不用劳动干活就是幸福,其实不一定,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个人死了,在去阎罗殿的路上,赫然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出现在他的面前,宫殿的主人邀请他留下来居住.这个人说:“我在人间辛苦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和睡,其它的我都不想干.‘‘宫主笑着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这里就再适合不过了.你吃的是山珍海味,睡的是羽绒大床,而且绝对不会有事情让你去做.‘‘于是这个人便住进了宫殿.开始的一段时间过的还不错,他每天都是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并没半句怨言.可时间久了,他就感到寂寞和无聊,于是这个人就去见宫主,抱怨道:“每天不是吃就是睡的日子很无聊,你能不能为找份工作啊?‘‘宫主答道:“对不起,我满足不了您的要求,因为我们这里并没有工作.‘‘这个人只好不再说些什么.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实在忍受不了,又去见宫主:“我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如果你不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地狱,也不会留在这里.‘‘宫主依然笑笑:“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这个人之所以进入了地狱,是因为幸福感的这个相,被固定了下来,失去了比较,当由最初的劳累与当前的舒适所产生的反差消失之后,幸福也就消失了。很多做生意,做官的人也如此,当挣到第一个万的时候会高兴一阵子,但很快这种高兴就会被消耗掉,于是向0万进发,真的挣到了0万,又会重蹈前一次的覆辙。

这种基于比较而产生的优越,进而产生的幸福、福德,无论多大,多久远,都不免在背后隐藏这巨大的,而且是绝对的危机,因为这些比较,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的,都是有条件的,缘起的。而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无常的,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如果你想保持住A,那么这个A可能由A1、A2、A3三个条件所支持,而A1也是缘起的,A1的存在需要A11、A12、A13所支持,A2、A3的存在也如此,而A11的存在同样也是需要条件的,是缘起的,它也需要几个因缘在支持,如此下去最初的这个A要保持住,所需要的因缘条件将会无限的多,在这样一个以不断运动变化为本质的世界里,你又如何能保持的住呢?关于这一点,佛陀给出的定义是:凡是有相的,都是有漏的,意思就是都是最终要消失瓦解的。

所以须菩提在回答了这种福德很多之后,马上说到:如来所说的这种福德,是一种没有独立自性的福德相,所以才可以用大小,多少来衡量,所以如来才说这种福德很多。

4、“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这句话,是在较德(就是比较两种做法收益的大小)。意在宣扬《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的功德之超越性。类似这样的较德,在整部金刚经中出现七次,佛陀以此来反复宣说金刚经的超越性。金刚经所言说的,是破一切烦恼,而不被一切烦恼所破的的经典,他所给出的方案,当然不是着相的,经比较而产生的,有漏的福德了。怎样获得无漏的福德,彻底超越所有的烦恼,这就回到最初所说的:需要离相,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太子丹在选刺秦王的杀手的时候,寻找最不怕死的人。下属向纷纷他推荐各种勇士,有的说某人一次杀死过好几个人,有的说某人根本不怕死,其中一个下属介绍荆轲的时候说:“荆轲者,不知死为何物”。于是太子丹选中了荆轲。若论怎样不怕死,都还有一个怕字的前提在,当不知死为何物时,才是极致,极致,就是超越。

福德的极致,就是超越了福德,超越了福德的相,进入另一种境界了。佛陀所要带领我们进入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第十二品结束的时候,我还会详细的讲解这个问题。

5、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这是佛陀对本经的极高的评价了,所有众生都是佛,怎样发现自己佛的潜能,并且一步步最终达到佛果,就是这部经书要告诉我们的。而且,这是所有成佛者的必经之路,读者能遇到这部经书,并且有缘细心观看,也应该是一种非常大的福德了。不幸的是本人无足够的智慧把本经说的很清楚,读者读的时候可能会经常感到很迷糊,祈请读者能耐心阅读下去,我在第十二品结束的时候,也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力争让这部经书的脉络更清晰些,让读者能有一二所得。

6、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这部经书的一个特点是,佛陀说法,总是随说随抹,说了一个道理之后,马上把自己彻底否定掉。刚才还在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马上又反过来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是佛陀生怕我们陷入相的误区,所有言说的都是相,我们需要通过相去了解无相的真意。通过佛陀的望月之指看到月亮,而不是仅仅看到手指。

做个比喻,我们和佛陀一起在一个超级快速移动的容器里面。佛陀试图让我们弄明白武汉是个什么东西。但直接跟我们说“你看这是武汉,而我们说什么也听不懂这句话”,怎么办呢?佛陀想了一个间接的办法。

这个容器现在在北京,佛陀用手指指着南方的武汉说:请看我的手指,我们顺着手指看去,在看到手指的同时看到了武汉。

可是这个容器瞬间又从北京平移到了西安,这时手指指向的方向已经不再是武汉了,可我们的眼睛依然还在顺着那个手指看,这时候佛陀提醒我们说,别看手指!然后佛陀调整了一下方向,把手指重新指向东方对我们说:请看我的手指,我们顺着手指看去,在看到手指的同时又看到了武汉;

可是这个容器瞬间又从西安平移到了广州,可我们的眼睛依然还在顺着那个手指看,这时候佛陀又提醒我们说,别看手指!然后调整方向,告诉我们来看看手指,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武汉,但等这个超级快速移动的容器再次转移的时候,佛陀就又不得不说了“别看手指”!

当我们这样的折腾多次,通过看手指而顺便多次看到了武汉的时候,就有机会终于了解了武汉是什么了。

所以在整部金刚经中,佛陀总是随说随抹,说了一个道理之后,马上提醒我们“别看手指”!因为无上正等正觉不是可以用语言言说的,佛陀只能用这种方法让我们逐渐了解。

如果你不懂这一点,听佛陀说一会让我们看手指,一会又不让看,然后再让看,一会又不让看,你勃然大怒: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到底让不让我们看啊?!那就辜负了佛陀的一片苦心了。

让我们再温习一次吧:“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