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2023/5/9 来源:不详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 http://m.39.net/pf/a_4335719.html
妄想无处不在,无论凡夫、圣贤只要起心动念就会有妄想,也就是说只要有想就有妄念,凡夫就不用说了,就是修行人想开悟,想成佛也是妄想,这个妄想也让你得不到智慧,也阻碍你得道,令你不能开悟得菩提。《金刚经》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高僧大德参禅就在这个地方——非无想上直参下去,在这个“话头”(非无想)上弄明白。什么是明白?其实没有明白这个实相,要是把这个话头当作一种执着也落在相上了。
芸芸众生可入无余涅槃灭度的意思就是消灭一切妄想、灭一切妄相;度一切众生,度什么呢?就是恢复本性的觉悟;以智明、慧灭诸痴暗,就是灭度。佛告诉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菩萨摩诃萨是大菩萨之意,至少要明心见性才算是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要具备这个法的智慧,以此智慧降伏其心。佛弟子要有正知见,就是解脱是由智慧而解脱,成佛也是因智慧而成佛。其他的所有是不能成佛的。圆满一切种智的修证,断除我见,才得到菩提,智慧断我见,断我见而生智慧。众生因为妄想的缘故不能生起菩提之心,所以众生是虚妄的,因虚妄而在六道不能出离。
拜佛就是拜自己而度众生就是度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之色,及度其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之心。佛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灭其妄想,度其般若。佛又接着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乍一听好像是前后矛盾,细思则明白佛陀用心。众生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原因不能得证菩提,不能生起智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轮回六道。佛陀看到众生这样,就要先从灭除众生的执着“四相”上下功夫,佛陀“苦口婆心”的劝说众生,就是因为,众生的执着只有自己才能破除自己的“相”,想要灭除自己的相靠别人是办不到的,佛陀只是教给你道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能自己努力才行。
佛法的妙趣,就在心中“无余涅槃”。无余者,无烦恼习气妄想之剩余,名谓无余。就是一点妄想也不存在了,这样才能得度。涅槃,就是清净心,妄想是污染心,妄想灭,涅槃妙心即现前。一念不觉,迷了涅槃妙心,故生出种种妄想,因为种种妄想又造诸业,便有了种种生死,因种种生死而有种种众生,相续不断,有妄想的众生,涅槃妙心不现前,所有众生的妄想灭尽,就能见到清净圆满涅槃妙心。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犹如大海潮起潮落,千涛万浪,就像是心中生起妄想,波涛灭,大海澄静,回复大海本来面目。
着相修行,怎么能成佛果“我皆令入无余涅槃”,把一切妄想、烦恼、习气,度尽无余。烦恼本来寂灭,一切法本来无生,迷则有生,悟时无生;度,即是出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无余涅槃是指一个人舍了自己的五蕴、十八届之后,只剩下他的自性本心,也就是如来藏,这个如来藏独存的境界,就叫做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即是解脱的境界,它没有了三界的束缚,一切皆妙有。这个无余涅槃之本际就是如来藏。每一位众生都具有一个独立的如来藏,祂是本来而有,本来具足,自性清净,永不坏灭,蕴藏一切种子。众生的所有善、恶、非善非恶之业的种子,都含藏在各自的如来藏中,随着业种之势力,在临命终时去受应有的异熟果报。在三界六道中往复循环。
心有念头,就有妄想把自己的十八届舍掉,惟剩下如来藏独存的境界,称为“入”,这个“入”其实是佛的一个方便说。有了觉知心,才有“入”,“不入”的问题,舍不去十八届,还是凡夫,当然不会有这个觉知心。因为舍掉十八届,才能舍去这个自我,没有自我意识了,佛说的入无余涅槃只是一个方便说法,“入”,而实无有“能入者”。如来藏是无为性的,祂不会做主,离于一切觉观,非在三界非非在三界,非属于五蕴、十八届之法,祂本来而有,不是所生之法,所以不会灭,性如金刚,不取不舍,不迎不拒,是中道实相,本来即是解脱,所以本处于解脱之境界。
无相修行,才是菩萨无余涅槃,有名无余依涅槃,由于已无微苦之所依,故称无余依涅槃。阿罗汉仍有微苦所以之色身存在,故阿罗汉仍处于有余涅槃,阿罗汉的境界有能力或在现前或在舍报之时入无余涅槃。若我们众生如阿罗汉一般能入无余涅槃,如是“灭度”,灭除自己的五蕴十八届,即是“度”到了彼岸。我们凡夫众生的烦恼习气,多如空中的尘,动念之间就有无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以般若观其寂灭,度其出生死,来一个妄想,灭一个、度一个,来无量的妄想,灭无量个、度无量妄想众生,所有众生度尽,涅槃妙心即现前了。
如来藏是本来就有,蕴含无量种子无论念佛、持咒、诵经、参禅,目的都是度无量众生,当用功时,把妄想逼出来,出来一个灭一个,度一个,当无量无边的众生度尽后,再观察一下,佛号空、咒语空、法空、话头空,真妄两亡,没有众生可度,天下太平,本来这样。烦恼本空、众生本无、生死本来寂灭,迷时则有,悟时则无。有人畏惧佛法的深妙,不敢面对,心生恐怖,发不出菩提心,这才有阿罗汉退出法华会,阿罗汉尚且如此,何况无知的众生呢!菩萨修行具有智慧,不执“四相”,舍离一切相,不住于一切相,这才是真实菩萨。相不住相,迷性而有相,迷失了佛性则见种种相;性不住性,离相而见性,欲想见佛性,一定要离相。佛弟子一定要谨记:“迷性见相,离相见性”。佛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有众生得佛灭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