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刚经第七悟佛说连佛法都要舍弃,更
2023/5/3 来源:不详我读《金刚经》已经读到第七章了,每读一章我有感想的都会写下来,现在感觉像是连载了。
我写《金刚经》之后才知道有很多在修习《金刚经》的“大师”,他们会在评论里写下自己的感悟,我记得在第五悟里说过,因为每个人的感悟和理解不一样,可以讨论,可以说自己的见解,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你不能说别人的感悟、理解是不正确的,然后你要强加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其实有这样心态的修行人,自己已经堕入四相而不知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个“大师”他说我是一个初学者,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流传出去,会遭因果报。我其实挺生气的,作为一个修佛法之人,你不能说出我写《金刚经》是在误导别人,会遭因果报。而我也不会因为和你不一样的理解而停止不读、不写《金刚经》。
我还会读写第八、第九悟,所以劝那些自认为修行得很高深的佛法的“大师”们,请看完我前面写的,再来喷我现在写的,因为我写的每篇感悟只是针对《金刚经》中这一对话的理解,并非是对于《金刚经》全本佛经的感悟、总结。
感谢。
以下是我读到这一对话的理解和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原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
译文:须菩提对佛陀说“世尊,芸芸众生,听到您所说的这些话,能够产生鉴定的信仰心吗?”
原文: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年,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译文:佛告诉须菩提“千万不要这样说,在我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会有持戒修福的人,对这些话产生信心,并以这些话作为真实的教法。”
原文: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译文:这些人不只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处种下了善根前缘,而是在无限遥远的前世,在千万位佛处种下了善根。
原文: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译文:因此,一旦听到这些经文章句,就会在一念之间产生真正的信仰。须菩提,我完全能知道,也能完全看到,这些众生会获得无量的福德。
原文: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若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译文: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已经不再有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心,也放下了有与无的分别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的心如果感知并反映存在的形相,那么就会执著于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如果对于存在的形相做出“有”的判断,那么,同样会执著于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对于存在的形相做出“无”的判断,那么,也会执著于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
原文: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译文:所以,不要执著于各种形相,也不要执著于空无。因为这个道理,如来常说:你们应该知道,我讲佛法,就像要用筏把你们渡过河,到了彼岸就要舍弃筏。连佛法都要舍弃,更何况那些迷妄的见解。
五百年,指的是佛陀涅槃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也是末法时代的第一个五百年。按照佛陀的说法,那时候,会出现从《金刚经》的章句里产生信心的人,而这些是在无限遥远的前世在千万位佛的处所种下了善根。无量千万佛是多少呢?难以计算。更加难以计算的是“无量百亿千劫”。
劫,在佛教里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概念,分小劫、中劫、大劫。一般佛经里用的“劫”这个词,指的是大劫,大劫是多少时间呢?大概就是地球的一生一灭。
佛陀说,即使用无量百亿千劫的时间,以身体布施,所得到的福德都不如书写、领受、持行、读诵为别人讲解这部《金刚经》这么多。
修行者执着于各种修行手段,也是一种障碍,一种烦恼。把修行的方法看得很重,停留在那个形式的上面,而忘了修行的真正目的,也是一种执着,这跟执着财富、名利、权势、美女没什么区别。
所以佛陀再三告诫弟子“他自己所说的佛法,对于修行者来说就像是用筏帮他们渡过河,到了彼岸,是要舍弃这筏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并做到上岸就舍弃筏呢?
以布施为例:“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强调菩萨不应该以执着的心态去布施,当然佛陀也没有说,不需要布施。布施是必须的,一切的修行都要借助行为而达成目的。
佛教有“三乘”说法,第一乘是:声闻乘,也叫小乘,通过领悟“四谛说”而证得阿罗汉果(四谛真理:第一是苦谛,关于苦的真理。世间的行为都是痛苦。第二是集谛,关于为何苦的真理。第三是灭谛,消除痛苦的唯一方法是涅槃。涅槃不是指死亡,而是沉静,认识自我的沉寂。第四是道谛,就是通向涅槃的道路。只有通过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行为,才能抵达涅槃。)
第二是缘觉乘,也叫中乘,通过领悟“十二因缘说”而证得辟支佛果;第三是菩萨乘,也叫大乘,通过空性的领悟而证得无上菩提。三乘各有自己的修行方法,大乘的主要修行方法是六度,又叫六波罗蜜,意思是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分别是:布施、忍辱、持戒、禅定、精进、般若。
布施是一个起点,最终的目是解脱。“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菩萨应该不以执着的心态去布施,布施的目的是为了不执著,为了解脱,但是佛陀又说:你必须用不执著的、为了解脱的心态去布施。就是不执著于相而布施,因为一般修行的人在布施时容易产生怜悯心,认为布施的对象比自己贫穷,不管是金钱上的贫穷还是精神、或者是知识上的贫穷。所以在进行布施的时候,容易产生自己是在积德并且得到回报的心理。
布施是一种实际的行为。比如:你布施金钱给乞丐;你布施物资给贫穷山区的人们;你在寒冷的深夜看到还在摆摊卖菜的老人,你用金钱去购买老人的菜,希望他早点回家,这也是一种布施;你给别人讲解佛法也是一种布施。无论怎样的布施都是一种实在的行为,但必须做到无相,才是真正的布施。无相布施当然不是不布施,而是在布施的时候,不执著于布施的这种行为,不执著我是布施者,他是接受者这样的分别。不执著我布施了,会得到回报这样的意识,就像人们烧香拜佛,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庇护等这些回报。
布施是起点,同时也是终点。布施是一个手段,同时也是一个目的:解脱。因此佛陀提出的六度,并非意味着,你必须修习完布施,才可以修习忍辱,然后再去修习持戒等递进的修习方式。修行不是一个一个阶段的累计,智慧的开悟则是一种更深刻的学习,是整体性的,是同时性的。
修行是一个漫长但又不漫长的过程,不要去等待,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修行,当下你达成了,当下你就是一个解脱的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