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千亿佛,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哪里

2023/4/3 来源:不详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1.html

佛经里面的文字,只要不是文盲,这些文字大家都认识,但是形成佛经,整篇地阅读却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多数人总是说读不懂,其实早期接触佛经,就是读文字,文字熟悉之后,里面的内容慢慢就会懂,这里懂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发现佛法的美妙。

我们在读佛经中,经常都会读到“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等句文。这个“千亿佛”很多佛经中都会读到,那佛经中描述这么多的千亿佛,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哪里?其实真正已经成佛的佛是不需要我们去供养的,佛都是要我们去供养未成佛的佛,要去供养十方佛。

那十方佛在哪里呢?住在我们楼上的是上方佛,天上飞过的小鸟也是上方佛;住在我们楼下的是下方佛,水里游的也是下方佛;在我们左边、右边、前边、后边,东南西北各方向的六道众生,这就是十方佛。十方如来佛,都能显生万物,人身上、六道众生身上,都能生显万法无量无边。所以每天早上一起来,见到的家人、动物、邻居、同事、朋友、路人都是诸佛菩萨,我们要侍多千亿佛就在工作生活中。

如何侍多千亿佛呢?例如:您是一位医生,每天要接待很多的患者,这些患者就是诸佛菩萨;银行窗口的柜员,这些储户就是您要奉伺的诸佛菩萨;车站的乘务员,乘客就是您要关照的千亿佛;乃至养鸡场的饲养员,那些鸡就是您要照顾的千亿佛……。所以,在工作生活中您是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们,您知道他们就是未来的千亿佛吗?您需要在他们身上修集福田。

当我们没有读佛经,我们并不知道这些近在咫尺的人与六道众生都是诸佛菩萨,有智慧的人才会听得明白我在讲什么,也会理解为何我们对每个人,不论什么阶层的人与六道众生,都要智慧恭敬对待。所以比照一下自己平日里,都是怎么对待身边的诸佛菩萨,是消遣?是恭维?是粗暴?是讽刺?是算计?是爱护?是表里不一?是有求必应?是诚心相待?是什么呢?

要过春节了,去抢寺院的头柱香烧,不如将身边的人与事好好地处理,善待他们,那就是在伺多千亿佛了。我们日常常常行善、帮助别人,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其实这就是伺多千亿佛之结善缘的环节,要跟他们搞好关系,施恩于他们,帮助他们,其后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引他们来读佛经、学佛法。

对于这些千亿佛,我们要如何来服务(布施)呢?摘录一位善知识讲解《菩萨优婆塞戒经》中的一段分享给大家:“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一者调伏众生、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这一者调伏众生就是说一个人行布施要懂得行布施目的,是要调伏众生;调伏众生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让众生能够听从我们的意思,然后最后能够迈向善法,最后能够成佛。所以说在布施波罗蜜的时候,首先就是要重视调伏众生;可是调伏众生不是一般人说:“那我用威权或是武力、或是种种的威势来调伏众生。”佛陀所说的意思就是说,要以布施的方式来调伏众生。譬如说,我们跟众生也许有怨结,我们这个时候,应该要以布施的角度去调伏众生。

譬如说我们有怨家,那我们要修菩萨行,就应该要主动的对于怨家抛出善意;也许我们就逢年过节,拿个礼品去怨家,去跟他交好,化解冤仇;如果对方一时不能接受,那我们就要多跑几趟。从表面上呢,这个菩萨是受了委屈的,可是如果说最后这个菩萨,依他的耐心还有诚恳心,能够打动对方说:“啊!你这个人果然有诚意,愿意跟我化解。”而最后愿意化解,而成为同修道友。

虽然说表面这个菩萨是受委屈的,可是从修学佛法的眼光来看,他就能够调伏众生;因为他能够调伏怨家,跟他结为同修道友,能够在佛菩提上共同修道,这样子才是真正布施的道理。所以,布施要供养檀波罗蜜,事实上就是要能够以调伏众生的眼光来看,这样子也代表这个菩萨有方便善巧,能够调伏一切众生。所以表面上虽然是吃亏,事实上那是他的一种能力,所以说他有能力来调伏众生。

离对就是说,我们一般人,如果说拥有了财富之后,就被财富所系缚,就认为说这个财富是我的,就很悭惜这个财物,不愿意去布施。我们从修学佛法的眼光来看,这个就是被财物所系缚了,那这样就有对——也就是我们面对了财物,就被财物所绑住。所以我们要修布施,事实上就是要能够离对,离开财物对我们的束缚,这样子我们无所畏地去行布施,没有任何的畏惧的方式去行布施这样才能够离对。而这也是符合实证般若的道理,因为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可以知道第八识离一切法的系缚,连世间的财物,乃至一切的色法、心法,对第八识如来藏都无所系缚;既然无所系缚,所以第八识如来藏,也远离一切的对立。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要修施波罗蜜的时候,事实上应该要能够离对,离开被财物所系缚的那个情况。

接着要说自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布施,或是布施的时候、或是布施之后,他能够欢喜,然后不生后悔的心,那这样子这个人未来,一定就可以获得人天的果报。譬如说他能够生到欲界天,去享受天福;乃至能够修种种的福德之后,他就有闲暇,未来就有修禅定,然后生色界天的果报;乃至最后因为累积广大的福德之后,福慧圆满而成就佛道,这就是自利。

利他就是“能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恼”,也就是说别人有饥渴的情况、有危难的时候,我们能够帮助他,依于布施波罗蜜的道理来布施他,让别人也可以来离开饥饿、渴乏乃至苦切的这种痛苦,这样的话就是,能够帮助他人而能够利他。

在现实生活中,这四项可能一时半会很难做到,但是这个种子我们要先种下,时时记得这十方佛就在自己身边,好好善待他们,世间法之事皆有因果,凡事不故意而为之,遇事随缘,尽份,善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