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场面王羲之写书换鹅,苏东坡写字换肉

2025/7/4 来源:不详

白癜风专业品牌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明四家之一的仇英,画了这样一幅故事画,画中有三个童子各自忙碌着,一文人和一僧人对坐,他们前面的石桌上,正铺开一卷白纸,文人右手持笔,显然是要写点什么的样子。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仇英此画中的文人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号松雪道人,他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的官员、书画家,还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博学多才,在书法上的造诣尤其高,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他对面的那位僧人,名唤明本,号中峰,是当时的高僧,元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明本虽是僧人,但在诗文上面的造诣也是相当高的,并和当时的许多文人士大夫有密切往来。

赵孟就是明本的交友册中一员,年,明本在湖州宣讲禅法,许多人慕名而来,包括赵孟,后来两人搬至苏州,开始了频繁往来,相互探讨佛法。赵孟对明本是非常的倾慕,对他来说,明本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仇英的这幅画名曰《写经换茶图》,画的是当时很出名的一个故事,即赵孟写般若经与明本换茶喝。画中赵孟和明本对坐,表情都很开朗,赵孟前面还是白纸一张,似乎是刚开始要动笔。而他正扭头看着向自己走来的侍童,那童子手里捧着一个东西,看上去像是茶包。

其他的两个侍童,一个正蹲在地上烧水,另一个也捧着东西走来,这里的环境清幽,有松林、竹篱、喜鹊,用笔细润而色调淡秀,充分显露出写经换茶这个主题的清新雅致。

写经换茶这个典故在元代很出名,但故事中赵孟抄写的经文却已不见了,不过在仇英的这幅画尾,却有文徵明用楷书补写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还有文彭和文嘉的题识,也算是锦上添花了。

其中文彭写到:

逸少书换鹅,东坡书易肉,咸成千载奇谈。松雪以茶戏恭上人,而一时名公咸播,歌咏其风流雅韵。

历史上有不同喜好的人多了,王羲之爱鹅天下皆知,有个道士为了求他写一篇《黄庭经》,特地养了一批鹅来交换,交换完后王羲之还高兴得要死。

苏东坡这个大吃货,为了吃羊肉,也时常写写字来换肉吃。这些人都各有各的爱好,而赵孟则是喜喝茶,也用字来交换,古人觉得这是一种风流雅韵。其实按赵孟和明本的交情,倒也不会划分得这么细,本质上还是一种玩笑游戏,就像文彭说的,图个乐罢了。

话说赵孟与明本的交情,他在江浙为官期间,多次与明本见面,并有书信往来。其实赵孟不仅书画一绝,在佛学上的造诣也很深,而明本是当时很有名望的禅师,向他请教禅学的人很多,赵孟也时常前去讨教。

明本还曾为赵孟作了《勉学赋》,阐述了才艺与学道的关系,用来勉励赵孟由才艺而进于学道。赵孟对此极为欣赏,马上就写了一封回信,附送一篇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事实上,赵孟写给明本的信函书帖数量很多,在长达几十年的交往中,他们已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赵孟去世前一个月,还给明本写了《疮痍帖》,这是现存的赵孟最后的书信,他在信中写道“和上年来多病,恐亦不必深恼。人谁无死,如空华然,此不待弟子言也。”人总有一死,应坦然面对,这既是勉力明本的话,也是他坦然面对生死的心境写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0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