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大师说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

2025/5/16 来源:不详

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六祖慧能大师说,菩提般若智慧,世间人本来都具足;只是因为心中都被境相所迷,不能开悟。要知道所谓愚人和智者,他们之间的佛性并无差别,只是因为迷惑、悟性的不同,所以才有愚和智的差别。

我们修行、学习念诵般若经典,却不知道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只知道去外面求感应,去外面寻找所谓的般若智慧,却不去寻找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就好比是画饼充饥,无法填饱肚子。这样子,万劫之后也不能明心见性,终究得不到利益。

六祖慧能说般若智慧每人本自具备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这里的话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这个不是口头说说就能得到的,这个必须内心真实证的。口里念诵般若经典,而内心不能真实证得,就如同幻术,那都是有为之法。

口头念诵,内心又得到实证,内心与口头契合一致,自心本性就是佛,离开了自心本性之外没有独立的佛。

什么是摩诃?

摩诃就是大的意思,心性广大,无量无边,就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也没有青黄赤白,也没有上下长短,也没有嗔怒没有欢喜,没有对与错,没有善恶,没有头没有尾。

要知道,一切诸佛的清净国土,也都如同虚空一样。世人的自心妙性本来就没有实体,没有任何实体性的事物可得。自心本性没有实体,也是如此。

一切诸佛的清净国土如虚空一样广大

什么是般若呢?

般若就是智慧。它在一切处所,在一切时间,充满整个空间,横跨所有时间,心心念念都不愚迷,恒续不断地生起智慧,这就是般若的妙行。心心念念愚迷,就是没有般若;心心念念智慧,就是般若产生。

因为般若时刻都在,只要我们把愚痴的念头、执着的思维、世间的苦恼,进行转换,就瞬间有了般若。凡夫愚迷,内心没有证得般若,只是口头讲说般若,而内心恒续不断地愚迷,心心念念在说空,却不知道真正的空。

般若没有形状,没有相貌

般若没有形状、没有相貌,就是指的智慧之心,如果能如此地如实知见,就是般若智慧。

什么叫波罗蜜?

这是梵语,汉语的意思到彼岸,其含义,就是远离生灭「而证得不生不灭的心性」。执著种种境相就生灭不息,如同河水波浪不断,就叫做此岸;远离对境相的执著而证得不生不灭的心性,如同河水的本性即是自在无碍地流动,就叫做彼岸。这就是波罗蜜。

没有波浪的水是水的本性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贵、最无上、最第一的,没有现在、过去和未来可得,而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都是从这里产生。应当运用这大智慧把五蕴身心为自我的身见,以及烦恼尘劳都打破,这样修行,决定成就佛果,将贪、嗔、痴三毒都转化为戒、定、慧三学的功德。

怎样运用般若智慧来修行?

佛说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的名相是佛说出来的。是否有一个真实的般若波罗蜜呢?没有!事实上,般若波罗蜜只是意识心所证的一个境界,意识心证了这个境界,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但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般若波罗蜜的法存在。

般若波罗蜜只是意识心所证的一个境界

不要把般若波罗蜜当作一个现实中的“职称”,它是一种智慧。所谓证得般若波罗蜜,只是一个假名而已。我们通过意识心的修行,让意识心在听闻、思维、修行、证果中得到智慧,反过来又用智慧来修证意识心。

《金刚经》中佛说:“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文字般若,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照见万法皆空,般若亦空。

万法皆空,般若亦空

般若空时,见到诸法的实相,就是实相般若波罗蜜。一切观想所得的境界,都是虚妄的境界。不管是圣境也好,恶境也好,都不是真实的,不可执着而以为真实,否则即成一种虚妄想而已。

般若不但空一切法,般若亦自空,所以般若波罗蜜义,法空心亦空,如来证般若时,一切法空,佛心亦空,故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否?”若有心则有法,便是有所说,惟是如来法空心亦空,那么如来有所说法吗?

一般人要看懂经典,尤其是大乘了义法之经典,并不容易。要修学正确的般若知见,最重要的还是寻找善知识的指导,通过善知识的开示、开发,找到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