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大图丨不走寻常路,秋游龙洞锦屏春晓,
2025/4/20 来源:不详群峭摩天,四壁如削,秋老霜浓,红树蒙翳其上,森森皆自石缝中出,灿若云锦,世俗所谓‘锦屏春晓’者也!---清李湘。
“胜比洛阳三月锦,芳逾金谷万花丛。”济南老八景之首“锦屏春晓”位于东部龙洞风景区。
锦屏春晓从东南西北四处看景,景色各不相同。
从龙鼎大道南行,一路上行,至一线天处。向南可远眺锦屏春晓之幽深。
从龙洞禹登山山顶向东看,可观山屏横卧,壁立千仞。
从佛峪向北,一路山峦叠翠,鸟鸣林涧,秋色最斑斓。
从锦屏山顶俯视,龙洞寿圣院古银杏树参天如蔽,青瓦飞檐时隐其中。
从一线天下行,走谷底,至三岔口,有蛛网拦阻,龙洞不能前行,右行可走藏龙涧。
沿铁网上行,可至龙洞西口西侧岩壁。披荆斩棘之际,发现石壁开凿石窟数处,有两龛已有石雕佛像,均为一佛二侍。高处的保存完好,雕工精美。未发现题刻。从雕刻风格看,此处佛像与般若寺摩崖石刻同期,都是隋唐时期所刻。
自古龙洞游记众多,生动者未有超张养浩之记:
“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身不容,前愈陋......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能出矣!......极力奋身,脱然以出。......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再向上,无路。一落差米余、九十度垂直的光滑巨石挡住前路。右侧疑似沿崖壁可下行至藏龙涧。石壁描写字迹已模糊不可识。
尝试数次,石壁棱角、缝隙可借力,气运丹田,手脚并用,提气上攀。回视,心有余悸。此处下行比上攀愈加难。(后知此处为凤凰台)
然险境未尽,上攀三两米,又一石壁立于眼前。落差比刚才更大,但有登山者已在半壁砸入一枚钢钉,留有半截布绳。同样是上行易,下行难。
遇上一队自山顶欲下山者,劝退。
前行数米,至龙洞上方的天坑。至悬崖,尽揽锦屏春晓之秀丽。石壁如削,屏风横亘。宋代苏辙,元代赵孟、张养浩,明代边贡、李攀龙,清代阮元、马国翰都曾慕名而来。石壁丹书“壁立千仞”,“白云无尽”,字高过人。
北望,独秀峰如石门,与凤凰台遥相呼应,北有老君崖,环谷而抱,形如瓮底。相传这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汉字甗yan,古代炊具。地名则指此处,唯一。
龙洞秋华,红叶待染。
山岭小路虽无攀登之难,却是上上下下,几十分钟的下坡,膝盖之苦,力不从心。
经麦穰垛下至龙洞沟。无力前行。
电呼好友车载至栖云居,花椒正红,果木炖鸡已香味袭人。
周末徒步龙洞佛峪般若寺,发现一处石刻新遭人为损毁,令人痛心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