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读心经假名安立,使空之为空者,是谓为

2024/9/8 来源:不详

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无疑是流传最广的一部佛家经典,佛家讲究一个“缘”字,随缘合离、随缘乖契,那么心经之所以会广为流传,是由于心经普契众生之心,于一切众生能皆普作广大利益。

玄奘法师所翻译的佛说经典,每每谨遵佛嘱以“如是我闻”作为经文的引契之言,而心经却是一个例外,那么心经为什么不必也像其他经典冠之“如是我闻”以为引契呢?佛经是记录佛陀说法的文本,金刚经有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么佛陀的大多说法是针对不同众生习气而应病与药的契心之指,首楞严经有云,因指当应看月。所以啊,切莫以指为月,误为法执。“如是我闻”者,如是之说因“我”而当闻之,“我”者,习气之聚、业运之集,不一而同。也就是说,冠有“如是我闻”的佛说经典可以不必尽读,而心经却是一部每个人都应当认真读诵的佛说经典。心经是一部普遍适用的契心之指,所以呢,玄奘法师在翻译心经时也就不再冠以“如是我闻”作为开首之言。

当然了,即便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心经并不以“如是我闻”开头,我们还是要以“如是我闻”的态度去学习心经。“如是我闻”,其实并不只是简单地包含了:“如下经文就当是佛陀针对于我、为我而说的”,“如是我闻”提醒我们,要读懂一部经文,第一个层次是:明白经文中佛陀说了些什么?第二个层次是:为什么可以这么说?第三个层次是:为什么要这么说?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的读经人,还会有“我执”、还会有“法执”,到了第二个层次上的读经人,不再有“我执”,却还会有“法执”,只有到了第三个层次的读经之人,才不再有“我执”、不再有“法执”。

金刚经有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尚应舍”,那么如何舍呢?“舍”不是逃避、不是丢弃,“舍”是一个复合的过程,拿起来,再放下来。学习每一部佛说经典,知道经典里说了些什么是拿起来,明白了为什么可以这么说、明白了为什么要这么说,是为放下。佛家的“舍”,是不起分别,佛家的“放下”,是无“我”无“我所”。“舍”亦当舍,“放下”亦当放下,“舍”亦舍去的境界、“放下”亦放下的境界是谓“如来”。“世界、众生”皆归如来藏,是即非即,离即离非。证悟“如来”者,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那么心经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那么心经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都说佛家的道理艰涩难懂、都说佛家的胜义之谛甚深难及,那么心经短短二百多个字的经文,就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吗?佛家之说是无学之道,觉悟的境界“无智亦无得”,之所以甚深难及、之所以艰涩难懂,都是由于习气的缠垢,经契之说与习气尘垢每每对应而俱起,长短皆尽其妙,知有无明者“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如秤高下,心重则道远,如来藏之道明净于无学,所以呢,心经的经文可以很是简短明晰。

佛家的“如来藏”之义,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足一样的智慧,只是每个人对智慧的解锁程度却是不一样的,对智慧的解锁程度取决于无明缠垢的多少、取决于对无明缠垢放下的多之与少。“无学”是修行的正道,修行之道非取之于外,而是放下于内,观习气、照无明,远离颠倒梦想。

何谓“颠倒梦想”?见有“世界、众生”而不知“如来”者,心在颠倒梦想。“如来”是实相,是真实性相,是胜义谛相,圆成实故。“世界、众生”是诸行相,寻伺所起,分别而至有无明,遍计执故、依他起故。“心”者,自在,或起分别,或归圆净,入魔归道只在一心,计生计灭只在一心,心计“无明”则无明未尽,“亦无无明尽”者,方尽无明。

随顺观、照,则心空如大圆镜,“空”者,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含藏和之而使不显,能生不生,可起不起是谓为“空”,“空”是“中”之道,空者中道。以“空”为中道,见诸行相,每每依“空”而中之,可息分别之延有。所以啊,心经有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或许啊,会有不少的人,想当然地把经文里“空中无色”的“空”字,体会为“里”的意思,那么“空里无色”,岂不是一句废话,然而以佛陀的大智慧,反复地唠叨一句废话,可能吗?再说了,按照初唐时的行文习惯,玄奘法师之所以翻译为“空中无色”那就一定不会是“空里无色”或者“空内无色”的含义。

在心经的经文中,“空”与“般若”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那么“空”与“般若”一定是心经所要阐述的两个重要概念,而且这两个概念之间必定有着紧密的关连。佛家的概念假名安立,用为对治取以方便。佛家的概念必定不是为了更起分别对立而设,佛家的概念必定是为了趣向等观无二而设。解深密经有云: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告如理请问菩萨曰,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归为“如来”则便无二,佛家的一切法、一切概念,都是为了阐述“如来”而设的方便之说。于一切相起、于一切性生,若能见法,便离相起、便离性生。于一切法思,每每照识观空,便归如来之藏。佛陀为无明众生说般若以使离相、说菩提以使见性,说如来以使正法。离相则便见性,离相是见性的前提,所以啊,心经有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用现代的实验科学来界定“空”的定义:没有可以发出信息的物质、没有可以反射信息的介质时,就是空的状态。那么“空”似乎也就无从感知了吧。可是我们明明能够感知到“空”的存在,那么“空”又是如何被感知到的呢?当然了,首先还得分析一下,我们对“空”的感知,是由于无感知而空,还是因为可以感知而设之为空的呢?倘若是由于无感知而空,那么失去了空的界分,被我们所识知的世界就应当是一片混沌。大家都明白我们所识知的世界并非一片混沌,那么就少不了空的界分作用,那么我们对“空”是一种确切的感知,“空”是可以被确切感知并设定为空的一种存在。没有物质、没有介质的空,为什么可以被确切感知呢?

首楞严经有云: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佛家认为,空之与物皆自心生。“空”者,非有非无,具足相、性、法,具足相、性、法因无分别而不别显相、性、法,是三摩地、是大圆镜。首楞严经中,阿难示现征心了不可得,为什么呢?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心经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之与空,皆缘心生,三者之间互为三摩地,是一种自动平衡的状态。色不则异移为空,空不则异移为色,空是则色即,色是则空即。使色之为色者,是谓为心,使空之为空者是谓为心。

在首楞严经中,文殊菩萨问佛陀说,当何名是经?佛陀做出了回答。那么心经的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必定也是佛陀给出的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么心经的法旨所指,当为“离相即心”。著相是为众生,则众生莫不著相。所以呢,心经适合于一切众生。离相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第一步,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心经有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如此简短,那么我们可以只读心经,用心经来取代其他的佛说经典吗?

心经之所以广为流传,并不只是因为心经的经文简短易读,而是由于心经普契众生之心趣。好比说,米饭之所以百吃不腻,不是因为味淡,而是因为适合。世界、众生,生灭、有无,皆合如来藏、不离如来藏,所以呢,每有习气起时,当有出离之法与之俱生。所以啊,纵使众生都有习气无明,却每每都与心经皆有相契之缘。于是呢,即便像黑熊这样一个不喜宗教玄谈的人,也可以喜欢心经,也可以心契于心经之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