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不生不灭
2024/8/16 来源:不详白斑净抑菌喷剂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2.html
这两天,我们连续用了两篇文章来谈了《心经》之色空分的法义,理解了色空分,按照这个逻辑思维下去,接下来的《心经》内容,甚至是般若学说的主要内容,我们就非常好理解了。
今天我们继续来交流《心经》的本体分法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4句连起来,是说五蕴中的色蕴是空的。至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一笔带过了,这也体现了《心经》语言的精炼性,精简得当。
这就是说五蕴中的受想行识,这四蕴也是空的。这一段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在反复强调,五蕴皆空!
《心经》在讲了五蕴皆空之后,马上从六个方面进一步来阐明空性。
我们来看经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一小段经文,连续用了六个不”字,可见是非常非常的强调了。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非常特殊的一个地方,就是佛陀没有出现,而听众是舍利弗。现在是第二次呼叫舍利弗了,在梵文里用了一个呼格。
诸法,在这里不光是指佛法的法,而是指世间一切法。这个一切法指的是世间,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所有的事物。
诸法,指的是一切色法与心法,它包括了一切的物质和精神。
“空相,就是空的特性,就是“空的样子”。人相就是人的样子,菩萨相就是菩萨的样子。那么,空的样子是什么呢?
空相就是实相,相要空才是实相。
我们人生真实的样子是什么?是空相!
宇宙真实的样子是什么?是空相!
空的样子就是真实的样子,如果我们不认识空的样子,对宇宙人生真实的样子就不可能认识。
这段经文是说:从凡夫的立场、从缘起的立场来看待诸法,无非就是生生灭灭,增增减减,垢垢静静;
从时间的立场来看诸法,有生有灭;
从空间的立场来看诸法,有增有减;
从好坏的立场来看诸法,有垢有静。
但是,从空性的立场来看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那么,我们怎么来理解不生不灭呢?
因缘和合,事物形成了,就叫做生;
因缘分散,事物消灭了,就叫做“灭。
由此可见,生和灭只是缘起的假象,它们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
好比小孩搭积木一样,可以搭出奥特曼来,也可以搭出变形金刚来。但是,奥特曼也好,变形金刚也好,它们都是由积木搭成的。而搭出来的这些形状,其实并没有真的产生,即不生;
如果把它们拆解开来,也并没有真的消失,因为木块还是那个木块,即不灭。
佛家这就叫做:相有非真有,相灭非真灭。
我们知道,佛是依二谛演说法的。那么,二谛指什么?
二谛是佛教用语,指真谛和俗谛。
凡随顺世俗,说现象之幻有,为俗谛。
凡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
二谛互相联系,为大乘佛教基本原则之一。
佛陀以二谛来说法,这第一个真谛,是佛自己亲证的境界。一切法不生不灭,这个就是真谛。
第二个是俗谛,是佛陀随顺常识,一切法有生有灭、无常变化。
因为,凡夫众生执著在假相上,产生错觉,牢不可破。于是,佛陀也是不得已,随顺着俗谛,从缘起的角度来说,有生有灭。这就是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
在生命的过程中,众生有:生,老,病,死。
在精神的现象上,精神有:生,住,异,灭。
一个念头想法产生了叫做生;
保持那种状态不变,叫做住;
开始变异了,这个念头叫异;
最后消失不见了,叫作灭。
在宇宙的万物上,万物有:成,住,坏,空。
一个事物形成了叫做成;
这个事物的状态,保持了一段时间叫做住;
这个事物损坏了叫做坏;
这个事物不存在了,叫做空。
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统统都是缘起的现象,在本性上都是空的。因为是缘起的,所以本性就是空的。
既然,本性都是空的,缘起的幻象,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演戏秀给我们看而已。那么,我们看懂了吗?
如果,你能在这生生灭灭的现象中,体证到了不生不灭。那么,你就开悟了,你就波罗蜜多,你就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