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空性无住成佛
2023/11/16 来源:不详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ask.bdfyy999.com/
一、空性
《金刚经》是一部讲空性的经典。空性是万事万物最基本的特性。
人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一切事物也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
诸法之间,万事万物之间,互为缘起。
但是我们却认为有一个实实在在“我”存在,并产生了对“我”的执著。
我们坚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存在,并产生对“法”的执著,这就形成了我执和法执这两大执著。
世上的人见了什么就迷在了什么上面。见财了就成了财迷了,见色成了色迷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证悟不到空性。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能够透过幻相看到本质,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空性。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看到了幻相后面的空性,你就不会像芸芸众生那样,“凡所有相,抱住不放”,就不会在现象的里面迷失了本心本性。
所以《金刚经》告诉我们修行的第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证悟空性。佛法是缘起法。
万事万物是缘起的,是各种因缘和成而成的,是“一合相”,所谓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它的本性是空的。
悟到了缘起,就悟到了空性;悟到了空性,六根就不会对外境生起执着;六根不再对外境生起执着,六识就不受污染,就会清净自在,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无住
《金刚经》: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凡夫众生之所以是凡夫众生,病根全在一个“住”字上。
凡夫众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执著。
六根对着六尘的时候,眼见色就住在色上,耳闻声就住在声上,鼻嗅香就住在香上,等等。所以我们要修炼无住。
无住就是不执著。
如果悟不到空性,你把虚假的东西当作是一个实体,你就会“凡所有相,抱住不放”。见什么就会被什么所污染、所迷惑。
而当你悟到了空性之后,你就不会执着它,你就能看破,你就能放下,你就能够自在。
如果六根对六尘,事来则应,事过不留,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鸟飞天无影,船过水无痕”,莲花出泥而不染,日月行空不住空,“任凭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这就是无住的工夫。
当应无所住的时候,就会不住在六尘上,不住在六识上,不住在十二处上,不住在十八界上。
就不会生起分别心、妄想心,而是生起生平等心、清净心:度人时,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就能生起清净心;
布施时,不住布施相,三轮体空,就能生起清净心;
罗汉得四果时,不住于得四果相,就能生起清净心;
佛菩萨得无上菩提时,不住于得无上菩提,就能生起清净心;
我们见如来时,不住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能生起清净心。
菩萨庄严佛土时,不住于庄严佛土相,就能生起清净心;
修福德时,不住于福德性,就能生起清净心;
得法时,不住于得法相,就能生起清净心;
说法时,不住于说法,就能生起清净心。
如果我们心有所住,就容易堕入轮回:心如果住在渴爱贪欲中,就堕入到了饿鬼道;
如果住在嗔恨愤怒中,就堕入到地狱道;
如果住在痴迷无知中,就落入到了畜生道。
当我们证悟到了空性,我们就会心无所住,不再像一头驴子一匹马一样,被拴在一个木桩上,一辈子团团转,团团转。
当我们摆脱了束缚,就会破茧成蝶,就会乘着般若之船,到达涅槃的彼岸。
凡夫为什么是凡夫?
他悟不到空性,他是执著的,所以他在此岸,他被现象界的事物束缚了,污染了,不能够自在。
所以他的生命是焦虑的,是痛苦的,是沉重的,是污染的。
这就是凡夫,就是执迷不悟。而佛菩萨他之所以是佛菩萨,是因为能够透过幻相看到本质,看到空性,然后不执著,很洒脱。
这就是佛菩萨,他能够破迷开悟。大家证悟到了空性,修炼到了不执著的心态,就一定可以渡过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
如果你悟不到空性,你把假的当真的,你就不可能无住,就不可能放下,你就会死死地抱住幻相不放。春蚕作茧,作茧自缚,那么你就不可能成佛,你的生命只能是轮回的生命,痛苦的生命了。
三、成佛
我们站在生死的此岸,站在色相纷纭的此岸,站在心有所住、妄想执著的此岸,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轮回之中,充满着焦虑痛苦。
而当我们学习《金刚经》,证悟到了空性智慧,就能波罗蜜多,渡越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空性的彼岸,到达应无所住了无牵挂的彼岸,洋溢着解脱与幸福。
须菩提问佛陀说: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人生的两大终极问题:一是怎么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清净的境界里;一是当我们的心里欲念生起时怎么把它给降伏住?
空性、无住,就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证悟了空性,就会无住,就会不执著。
要把心安住于不执著的境界里。如果有了妄念生起,就用金刚般若的利剑,用空性来破除幻相。
幻相破除了,妄心自然就降伏住了。降伏妄念,就要从证悟空性、修成无住入手。
在世俗的层面上,学习《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让你的家庭更和谐,让你的工作更顺利,让你的处世更通达,让你的事业更成功。
当你成功辉煌时,你不会得意忘形,因为你看到成功不过是一个幻相,你不会被幻相所迷惑;当你遭遇失败时,你不会消沉沮丧,因为你看到失败不过是一个幻相,你不会被幻相所迷惑。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有相都是一种假象。因此,我们在拥有的同时,必须摒弃对它们的执著,而不能像《楞严经》中所说的那样,
“逐物迷己”,“迷己逐物”。
由于一味执著外物,结果迷失了自己。
由于迷失了自己,所以拼命追逐外物。
空性,无住,成佛,反过来说,就是假相、有住、成凡。
成佛成凡一念间。空性,无住,成佛,是修习《金刚经》的三个要点。
悟空性,修无住,成佛道。《金刚经》的修行,先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缘起、无自性,这是第一步,悟空性。
悟到了空性之后,对诸法就会有如实的观察,就会证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从而不会被世间的假相所迷惑。
因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这是第二步,修无住。
执著是生死,超越得涅槃。认识到了世界的本质是虚幻不实的,对一切事物不执着迷恋,就能成佛了,“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当我们不执著、应无所住的时候,就成了佛陀的觉悟,就波罗蜜多,就到了彼岸了。
悟到了空性,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会般若波罗蜜多,就会一起成佛,这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