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里的这一段偈语,道出菩萨的高境

2023/10/10 来源:不详

佛教经典《金刚经》,是佛家文化传承的大般若经典,又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典中佛开示的内容,不仅涵盖了人生智慧离苦得乐得自在说法,也包括了天文地理等知识。所以,就一部五千多字的经典,就能让许多人参透一生。

前两篇文章讲述了《金刚经》其中的核心之一,须菩提尊者问佛:如何能安心,如何能降伏其心。这是学佛的重点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尽心做的。那就是发心,发大愿心。只有了大愿之心,从善积德,知行合一,才能够在学佛中得善因,种善果。那么,在《金刚经》里的这一段偈语,道出菩萨的高境界,你能做到吗?本文大茶经就来分享。

《金刚经》上说,只要持诵本经典,哪怕是一段偈语,都有无上的殊胜,有不可多得的利益。而这段偈语,也是我们离苦得乐的高境界,更是菩萨的境界,能安住本心,得清静自然。这段偈语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里的相是什么意思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相这个字,就是现象,文字上是现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来说就是观念。我们人有一种观念,就是有人相,总是有你、我的观念。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众生相,就是现在学术名称所谓社会人类,在佛学的范围都属于人相,众生相。”

“我相又分两种,一种是人生命的个体,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一种是属于精神上的,一个学问好的,或者是地位高的,年龄大的,常看他人都是小孩子,幼稚。我现在也常常犯这个毛病,会说你们年轻人懂什么?这是有我相。”

因为有我相,就是我执。所以生活中,我们在发大愿,立大志,行大善之时,我们应当做到无我相。也就是经典中说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那么在生活中,在这个“相”上面我们如何应用呢?所谓大度能容天,容地,为什么不能容于人?如果能做到无相,我们生活中就不会斤斤计较,心胸就会足够宽广,心地自然清凉。

用道家的老子说的来解释这个“相”,就好比我们平常说的“天长地久。”《道德经》原文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和地之间是永恒存在的,天和地之间的一切变化,都不是为了自己,都不是为一己之私而生存,也就是因为天和地不为自己而生,故有了长生,所以后面又说:”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因为天和地从不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它可以包容万物的存在着。所以,老子的大智慧用天地来解释,让人们效仿天地的德行。虽然,这个比喻没有完全得当,但是作为凡夫,我们都做不到像佛一样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像菩萨一样,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态。让自己心胸豁达,做到“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就好比,许多人,做好事不留名。走了之后,心中也从不挂念此事,更如没有发生过一般。如果生活中,心心念念懂得无四相的道理,烦恼来了我们也能自如。那既然说到“相,”相从哪来的呢?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所说都“四相,”都是从我们的六根而来,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首先从眼根,最后到我们的第六意识而来。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对六根清净很重要,因为我们的六根直接关系着的生活中的每个状态。同理,你的烦恼,也是从六根而生。

结语:虽然我们不能做多如菩萨一样的高境界,但我们应当放开心胸,不要过分计较得失,一切随缘的心态,发大愿,行大善,正信佛说的法理,方得以福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