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般若 > 选购方法 > > 心经妙用分

心经妙用分

2023/6/2 来源:不详

我们来看《心经》的经文妙用分: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心经

是故,那就是、因此、所以。

空中,就是空性之中。

在空性的里面,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在讲五蕴皆空。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讲“无六根、无六尘,也就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所谓根,就是指神经系统。眼根,是视觉神经,耳根,是听觉神经,鼻根,是味觉神经,舌根,是嗅觉神经,身根,是触觉神经,这五个属于生理的范畴;

第六个意根,那就是感觉神经,它属于心理的范畴。

六根又叫“六入。入,就是摄入的意思,涉及了、进入了。它是指内六根,能够摄入外六尘;

同时,外六尘也能够进入到内六根的里面来。所以,六根也叫“六入”。

《般若心经》里所说的空相,就是真空里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在佛教里,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还有叫“六识”的。

那么同样的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又要叫“根”,又要叫“识”呢?

刚才说了,根等于现在医学界所说的神经系统,眼根就是视觉神经,耳根就是听觉神经。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神经,就叫作“六根”。

识和根不一样,识是心理作用,是意识作用,它有分辨的作用,是属于心理的,不光是生理根,有增长的意思。

比方花怎么会开?因为花有根。树怎么会成长?因为树有根。

识,是认识、了别。眼根生起了,马上就经过眼识去分别。

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尘”有染污、动摇的意思。

其实,在世间,所谓色声香味触法,哪一样不是像灰尘一样染污着我们的心呢?

所以就叫“六尘”。

六根和六尘摆在一起,叫“十二处”。

处,是一切法的分类、一切东西的分类。

例如,这是眼根、耳根、舌根,那是色尘、香尘、味尘;这个是男众,那个是女众;这是横梁,那是柱子;这是椅子,那是桌子。

有时候也把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

为什么从六到十二,又再从十二到十八呢?

界,就是一切种类的界限之意。每一个东西都有它的界限,这是木头不是砖头,这是桌子不是椅子,它都有个界限。

六根、六尘、六识彼此是有界限的,不可混为一谈。

“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

有人说:“我们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怎么能说没有呢?”

可我们要知道,佛教讲空,不是把它破坏了以后才讲空,在“有”的当下就知道它的本体是“空”。

有,是差别、分别的意思,分别心所接触的六尘境界,是不真实的。

当你有了执着的时候,就有了六根;没了执着,就无六根。

这个“无”不是指物理上的没有,而是指精神上的不执着!

你什么时候执着了,什么时候就“有了,你什么时候不执着了,什么时候就“无了。

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思,就是不要让六根执取六尘,不要心随境转!

因为,六根执取六尘,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生死轮回的原因。

六根对外境的贪执,导致六根不净。我们生命无始以来所造的种种的恶业,都是由六根去造作的。

六根怎么去造业?

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

当六根不空的时候,我们生活在森罗万象的里面,就会以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界作为执取的对象,以假为真,为相所惑,从而产生了种种颠倒妄想。

想要修出六根清净来,这六根清净不执着六尘,就不会造业,就是空,就是无,这就是破除了六根的执着性的状态。

眼根要空,否则就会贪执;耳根要空,否则就会有是非;其他的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应该要通通的空。

当六根,面对一切相,而又超越了一切的“相”,也就是超越了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那就是你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时候了。

六根所面临的六种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这六种外境,像灰尘一样污染人心,所以叫六尘。

这里面难理解的是法尘,法尘就是前五尘落在意根中的影子。

对于所见到的事,所闻到的声音,所受到的香气,所尝到的味道等等,影子依然在意根中浮现,那这些影子,就叫法尘。

众生最大的特点,就在一个欲字上,之所以有强烈的欲望,那是因为我们被外在的尘境所迷惑的缘故。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外境,能够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所以被称为五种欲望。

这五欲六尘,对我们的人生就构成了极其强烈的污染。六尘对六根构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如果六根执着于六尘,那就是生死轮回;如果六根超越了六尘,就是涅槃解脱。

佛教对世界的分类,有三种系统,叫做蕴,处,界。

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处,六根加上六尘,合起来就叫十二处。

这个处,是出生的,处所的意思。它是讲,由六根和六尘和合的作用,就生出来六识。

从修证的意义上,也可以把处,理解为着力点。

这十二处,就是十二个着力点。它既是修行做好事做善事的着力点,也是做坏事做恶事的着力点。

如果去修行,就是要在这十二个着力点上发力。

今天,我们谈的重点就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经文的它的一个意义。

“六根清净,一尘不染”,那就是说要在六根、在六尘这十二处上,要悟到空性,不要让六根去执取六尘,从而修炼成清清静静,自由自在的境界。

心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