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之成佛之道二

2023/5/3 来源:不详

作者简介

学佛的次第:(单元一)

一、佛法无边道有一贯

(一)佛法无边

1、不得入门无所适从

佛法如大海,广大甚深,无边无畔,这是修学佛法者共有的一种感觉。佛法教系的众多,义理的深密,行门的繁复,实在使人有处处珠玑,不知从何下手之叹!久学佛法的人,对此尚不免有所困惑,初学佛的人,莫测佛法的高深,不得其门而入,无所适从,也就不足为怪了!

2、饮其一滴可得法味

佛法虽是这样的广大无边,然修学佛法的人,如果就自己权宜所近取而学之,即使一句或四句偈,也可以得到佛法的受用。犹如海水的汪洋浩瀚,需者自可按其需要,量腹而饮,以取饱足;即使尝其一滴,亦可以知四大海水之全味。佛法亦如是。无边佛法,有如甘露大海,饮其一滴,亦可以尽得佛法之妙味。

3、应机受益不必兴叹

法贵应机,药在对症,只要应机对症,由此而得到佛法的实益,固不必因佛法的无边,望洋兴叹而退没进修向道的心。

(二)道有一贯

1、修法相同得益有别

佛法观机施教,因机有利钝,故法有浅深,大小、空有、权实、显密,皆因机宜的不同而有如是差别的建立。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同是一法,因行者不同,受益各有等差。一样修行布施,有人因此得人天福业(来世是人身或者是天人)有人由此而趋向出离(成阿罗汉)有人从是而成波罗蜜多(成菩萨或佛)。由此可见,因为修行者的用心发心不同,故行有巧拙,而益有大小。所以,一切佛法,行之在人,大根人行之获大益(有慧根的人修行很快就获得大的利益)小根人行之获小益(相反则获小的利益)。

2、佛法一味不分大小

我们尚从佛法佛法平等一味去观察,则中边皆甜,固不必于中强分大小,重次二轻彼。佛说,三世诸佛皆以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而成佛,成佛之法,当然是大乘法。由此看来,同是一法,是大是小,说法迥异。这就不是我们倚傍门户所能自圆其说的。

3、浅深差别应机得益

佛法有其一贯之道,其中虽不无大小浅深的差别,只要学者随益而用,各称其机,都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的。

(三)依次学佛

1、依一般常道说次第

因为人的根性利钝不等,所以在进修佛法的过程中,有顿悟与渐入的不同。利根上智的人(聪明有智慧的人)可以不循渐次直接顿入(很快开悟)但终究利根上智的人少,所以,修学佛法还是要按正常次序一步一步的修学层次不能放弃了,再说那些有高智慧的人,他们的智慧也是经过多生多劫的修行而得到的,所以他们现在学可以马上顿悟,而这也是他们在多生多劫前一样,一步一步修来的。

2、依次修学最为稳当

一切世出世间的功德,都是从因缘而生起的,所以,修学佛法,要循次渐进,不可好大喜功,好高骛远,急求速成,这是入门的通病,因为众缘未具,结果必无所成就。学佛的目的在利己利人,而欲达成这种目的,最稳当的办法就是遵循圣教所开示的一贯之道,循序渐进,才有把握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下一堂课我们就开始按照印顺导师所著的“成佛之道”科注本,开始我们的修学佛法的第一步。

四谛,也称四圣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佛教徒要依佛陀的教义修行,最终达到寂静涅槃。

四谛

苦:因烦恼习气带来了苦逼

集:是贪嗔痴的原因

灭:断贪嗔痴达到涅槃

道:所以要修八正道

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也称八圣道,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要达到佛教最高境界(涅槃)的八种修行方法和道路。

八正道:

正见:正确的观念坚持真理

正思维:正当思维,远离贪嗔痴等杂念

正语:好话,爱语,不说谎话,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正业:正当的职业和经济来源,不做和杀生,偷盗,邪淫有关的职业

正命:正当的生活

正精进:努力,勤勉,改掉坏习气

正念:正当念头,觉知

正定:禅定

波罗蜜paramita又音译波罗蜜多,意译有“度”、“度无极”、“到彼岸”等。是指,依波罗蜜的修行,可以使人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的意思。般若是至高之善的智慧。所以从至高无上的布施到至高之善的智慧,乃成为最圆满的“六波罗蜜”这就是作为菩萨需要修行的方法。

六波罗蜜(六度)

布施:dana檀那施善行(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

持戒:sila尸罗尸戒,戒行戒律

忍辱:ksanti羼提忍

精进:virya毗梨耶进

禅定:dhyana禅那禅静虑

智慧:prajna般若智慧

四摄法,是菩萨度人的四种方法,摄受众生,摄是取得信任的意思,使其依附,听经闻法入道,最终获得解脱。是以布施为中心之菩萨慈悲行的综合。

四摄法:

布施:以财布施法布施摄受众生依附受道

爱语:以好话善言摄受众生

利行:以身口意善行摄受众生

同事:依众生不同根性,幻化成其喜欢的模样方式,摄受众生

《成佛之道》分享学习:之前在说到佛教的分类,有提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和大乘佛教已经了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