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外说玄奘
2025/5/27 来源:不详玄奘取回什么“真经”?
玄奘法师,俗家姓陈,河南偃师人。玄奘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家道中落,随兄长来到洛阳,从此踏入佛门。
河南偃师玄奘故里公元年,隋末动乱,玄奘进长安,并由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游学生涯,遍访名师,切磋交流,研读各地佛学典籍。玄奘版《心经》已经深入国人的心中,更是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喜爱。
玄奘法师游学蜀地遇到一病僧,并照顾康复,得到梵文版《心经》。这个出处来自玄奘法师高徒窥基法师著。序文自唐朝战乱后,遗失不见,在近百年发现的敦煌莫高窟中,发现了这段序文,后人摘录流传,今人才知晓《心经》的出处。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非玄奘从西天取回的经。
在唐玄奘翻译《心经》之前,东晋后秦时期的鸠摩罗什早已翻译了《般若心经》,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全文共字,比唐玄奘的翻译版本早了多年。
现代学者研究发现玄奘“西天取经”所得梵文典籍,应属“小乘佛教”。这个与小说西游记描述是截然相反的。从法相宗(唯识宗)的经典“六经十一论”中也能看出,法相宗所持唯识论,实属小乘佛教。
而大乘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思想上与魏晋风行的玄学义趣相投,迎合了文人学士的口味,而产生的,是正宗的汉传佛教。在隋唐时大盛并与儒、道两家学说互为补充,形成了三家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