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兔子长角乌龟长毛怎么回事且听六祖慧
2025/4/18 来源:不详《法宝坛经》第59讲
朋友们!善信们!各位菩萨大德们!南无阿弥陀佛!大家吉祥如意!今天我们接着学《坛经》。
上一讲我们分享了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无相颂》的第十二小节四句偈,即: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篇偈颂的第十三小节,即: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很多佛门高才,欲效祖师大德弘扬佛法,化导群萌,这当然是好事。不论什么时期,也不论什么地方,有人发愿弘化佛教自然是极好的事情。
但一定请您在发起您伟大的利生弘法事业之前,请扪心自问您具备“自须有方便”的条件吗?!这个绝对含糊不得!不然就不是弘法利生了,而是成了招摇撞骗了!
用佛法招摇撞骗那无异于自绝于解脱道,必将永堕轮回极苦之道!
我们佛教提出的方便是一种很大的智慧!是什么样的智慧呢?或者说方便智的主要功用是什么呢?此方便智慧之功用略说有二:一者成就者如何安住于世间的智慧;二者成就者如何随缘善巧的化导众生的智慧。详说者穷其未来际不可尽言!
如果自己不具备任何方便智慧,欲想度化众生,那绝对是妄想!
如果您能够令众生对佛法生起信心,甚至是生起正信,从此永断疑根。这样您才有弘法的资格!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堪为善知识。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去度化众生。
因为真正的方便智也是由本心自性中流出的!
曾记否六祖慧能大师当初对我们的教言: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曾记否三千大千世界最伟大慈悲的世尊在《金刚经》中里明确的指出: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所以说般若智慧是万法之母!没有般若智慧而有所谓的方便智慧无有是处!
很多人都把“行个方便”挂在嘴上,何曾知道这个方便有多难行啊?!
若要行方便,须得有方便,我若无方便,如何行方便?你若不方便,我方便奈何?你我各方便,方是行方便。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哪里呢?佛法就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间。佛法就在我们的身边。可是我们真的能够寻觅到佛法吗?我们可曾得遇过真正的佛法呢?
真正的觉悟是离不开世间的!所谓“世间道中得解脱”!如果我们有朝一日离开世间或许就是一种成就了!为什么此处称为“或许是一种成就”呢?因为我们众生还有另外一种离开世间的方式,那就是轮回!
什么是佛?什么不是佛?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参!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我们妄想着离开所谓的世间,去求取无上的菩提。那简直是异想天开。
这里又要老生常谈一下下,就是关于我们学佛修行的初发心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我们是为了名利学佛吗?名利恰恰是我们要放下的东西啊!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是为了逃离滚滚红尘吗?而你逃到哪里又能不是世间呢?况且于世间逃避的人,修行又会有何进益呢?须知学佛又何尝不苦呢?
如果我们于这个世间都是一个弱者的话,学佛也不一定就会强大到哪里!修行乃大丈夫所为,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
如果我们立志学佛,并且发愿成佛,便会坦然承当人生际遇,直面人生世间的一切无常之行!
至于出家修行还是在家修行那是因缘上的事情!如果你想出家而且有能够出家的因缘那你就出家。如果你想在家而且有能够在家的因缘那你就在家。至于修行佛法,哪里都一样!
修行非是必依山,山川何尝离世间。心若求道道心现,人间自有好山川。
兔角一词据说出于《大智度论》。这个《大智度论》实在殊胜的很!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
《大智度论》是我们伟大的龙树菩萨所造。《大智度论》是《大般若经》的释论巨著,所以和《大般若经》的思想是一致的!
龟毛兔角意即有名无实。如果我们妄想离开世间去求取无上菩提,也不是不可以,除非兔子的耳朵变成角,乌龟的身上长了毛!
唉!这年头,保不齐啊!
祈愿一切众生,无有疾病,皆得健康。祈愿一切众生,无有贫穷,皆得富足。祈愿一切众生,无有烦恼,皆得菩提。祈愿一切众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原创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