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何命名为何又叫金刚
2024/12/22 来源:不详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经论命名的方式有以比喻命名、以弟子请法而命名、以时间取名等共计八种。取名之必要在《楞伽经》中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为了便于分辨取舍,每一个法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称。上根者,能依靠经论之名而知道其中的含义;中根者可以依据名字了解其中大概的意思;下根者也能依据名字查询书籍了解含义。
此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藏文名为《般若之百颂》。般若是梵语,通常翻译的时候有五中文不翻译,此处“般若”有多种含义,因此不翻译,本经以金刚比喻般若智慧,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即依如金刚坚固的般若智慧,能摧毁我法二执,永出三界,到达智慧彼岸获得大安乐涅槃的果位。
《摧魔金刚仪轨》中讲述金刚具有无坚不摧、不坏、不变等七种功德;内典中也说帝释天王手持金刚与阿修罗战斗,此金刚是由一位仙人的骨头做成,能摧毁一切而不为他坏。同样,般若空性犹如金刚,能摧毁一切世间颠倒邪见执著,这些邪执却不能损坏般若智慧,真正有了般若正见,世间任何邪魔外道也不能动摇。
这里说的金刚般的智慧,也叫金刚心,如《大智度论》卷四五云:“一切结使烦恼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瞋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刺割截,心不变异......诸虫咬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